[发明专利]一种PA/AS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7908.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艳;何晓利;丁婉琦;查飞翔;周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51/04;C08K13/06;C08K9/06;C08K9/04;C08K7/26;C08K5/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a asa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PA/AS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PA/ASA合金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PA 40‑90份;ASA 10‑60份;改性多孔二氧化硅1‑10份;其中,改性多孔二氧化硅为经改性剂改性的多孔二氧化硅,改性剂包括氨基化偶联剂;且所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的孔道中含有聚四氟乙烯。提高了表面硬度又降低了摩擦系数,显著提高了PA/ASA合金的耐刮擦性;提高多孔二氧化硅在PA/ASA基体材料中分散和相容性,同时使多孔二氧化硅具有物理交联点的作用,保证耐刮擦性的同时提高了机械性能、耐候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A/AS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自润滑性能、良好的耐磨性能及减震消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器等行业;丙烯晴-苯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SA),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易于加工等优点,广泛用于户外装饰材料、运动器材以及汽车零部件等。PA/ASA合金产品既保留PA树脂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磨性能,又具有ASA优良的耐候性能及韧性,因此是制造汽车内外饰件、家电外壳和电子通讯器材外壳等理想材料。
但PA和ASA两种材料溶解度参数、极性及结晶程度等相差较大,相容性不好,通过简单的共混很难获得PA/ASA合金两相界面较强的黏结强度,力学性能较差,限制了该合金的使用;另一方面开发免喷涂汽车内外饰材料是行业发展趋势,作为免喷涂材料,PA/ASA合金的耐刮擦性还存在一些不足。
因此,在本领域期望得到一种具有良好机械性能、耐刮擦性和耐候性的PA/ASA合金材料。
针对PA/ASA耐刮擦性改性通常方法是添加无机矿物和润滑剂如碳酸钙、蒙脱土、滑石粉、高分子量的聚硅氧烷等。CN101407630A通过在PA/ASA基体中添加蒙脱土、高分子量硅氧烷和季戊四醇硬脂酸腊来提高合金的耐刮擦性,但其耐刮擦性增加不明显,且高分子量硅氧烷影响材料的着色性能;CN106751775A通过添加矿物增强物质和润滑剂来改善PA/ASA合金的耐刮擦性,但分散添加的矿物和润滑剂难以形成较好的协同作用来提高合金的耐刮擦性。CN100554352A公开了一种耐刮擦的纳米水性汽车涂料的制备方法,以聚氨酯为主体成膜树脂,引入纳米粉体,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利用机械物理分散的方法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制备得到纳米水性汽车涂料,但是该方法不能实现将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纳米均匀分散在树脂基体中,纳米粉体容易团聚,难以长期稳定分散,最终影响汽车的表观质量,且该汽车涂料抗冲击性能不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弊端,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一种新的途径来提高PA/ASA合金的耐刮擦性,且不降低合金的机械性能、耐候性等其他性能,从而实现工业应用。
为达此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A/ASA合金,所述PA/ASA合金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PA 40-90份,例如40份、45份、50份、55份、60份、62份、65份、68份、70份、72份、75份、78份、80份、82份、85份、88份或90份等;
ASA 10-60份,例如10份、12份、15份、18份、20份、22份、25份、28份、30份、32份、35份、38份、40份、45份、50份、55份或60份等;
改性多孔二氧化硅 1-10份,例如1份、1.5份、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5份、5.5份、6份、6.5份、7份、7.5份、8份、8.5份、9份或10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