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底彩照视盘与黄斑定位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7501.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6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罗燕;王学钦;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20 | 分类号: | G06K9/2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底 彩照 视盘 黄斑 定位 识别 方法 | ||
1.一种眼底彩照视盘与黄斑定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图片质量检测,输入原始图像,进行图像特征的提取,并对以决策树为基分类器的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图片质量进行预测,检测出图片质量过关的眼底图像进行后续处理;
图像预处理,在所有的图像中选择一张图片质量最好的,并提取其RGB三个轨道的灰度分布,将其作为标准图;
视盘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初定位,首先将整张图片更亮的区域用阈值分割的方法提取出来,其余较暗区域利用均值填补,修改后的图片再次进行阈值切分,通过多次迭代,将高亮区域面积一步步减小,当感兴趣区域面积小于确定的阈值后,停止迭代,再对提取出的高亮区域进行筛选,提取出该感兴趣区域的中心并截取以供下一步分析;
精确定位与平滑拟合:利用形态学处理方法先去掉噪音影响,然后对于图像进行阈值分割以得到相对不光滑的边界位置,然后对于边界位置进行椭圆拟合,最后将边界方程绘制在原图上;
其中,所述图像特征的提取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使用canny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再用中值滤波进行去噪处理,之后用去噪处理后的图,计算边缘总像素点的个数、边缘的总周长、边缘区域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奇数链的链码数目、目标面积、矩形度、伸长度,然后提取图像的七个不变矩特征;
每个图层提取5个判断清晰度的特征:灰度熵、Brenner梯度函数、方差函数、能量梯度函数、梯度函数;
利用灰度直方图提取256个频率特征;
将原本的RGB空间转换为HSV空间,计算色彩直方图,得到256个色彩与纹理特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彩照视盘与黄斑定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图片质量进行预测包括以下步骤:
1)给定训练数据集d=(X,y),其中x为提取出来的特征,y为0、1分类变量,0表示图片质量差,1表示图片质量好,固定m≤p,m为随机抽取出的特征个数,p为特征总个数,以及决策树算法中树的个数B;
2)对每颗树b,b=1,b=2,....,B,做如下步骤:
a)对训练数据d通过随机从n个样本中抽取n次,构造bootstrap训练集
b)使用中的数据构造最大深度的树随机从p个变量中抽取m个进行分裂;
c)储存树与bootstrap样本的信息;
3)对任意预测点X0,进行随机森林的拟合与预测,对每棵树都会预测出一个类别,这样由于有B棵树,所以预测出B个01类别,最终的预测结果,就是B个类别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彩照视盘与黄斑定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杯识别:
在进行视盘感兴趣区域选取后,利用超像素算法将感兴趣区域切割成若干小连通域,对于分割后的小连通域,提取其特征,包括像素特征、位置结构特征,然后将每个小连通域看成样本,进行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再用得到的模型对新图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看成视杯区域的大致形状和位置,再用圆进行拟合,作为视杯识别结果,最后进行校验以及计算杯盘比,当视杯半径过小或者过大时,认为判断不准,弹出报错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底彩照视盘与黄斑定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杯盘比则通过公式r/a<CDR<r/b来进行估计,其中r是视杯半径,a和b分别是视盘半长轴和半短轴,其中,所述CDR为杯盘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彩照视盘与黄斑定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黄斑识别步骤:
图像读入,并径向压缩处理,预设固定黄斑的直径;
图像预处理,将彩色图转为灰度图,对得到的灰度图像进行一系列形态学变换,然后进行直方图均衡,再进行腐蚀膨胀处理;
自动选取阀值,使用otsu法,把图像的灰度数按灰度级分成两个部分,使得两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值差异最大,每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差异最小,通过方差的计算来寻找一个合适的灰度级别来划分;
区域筛选,通过对每个连通域的面积与形态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最大连通域,最后确定连通域的中心,此中心即为黄斑中心凹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5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答题卡区域识别方法和计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