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7350.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2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李金亮;马汉鹏;王栋;谭瑶;郭昱樱;陆强;陆丹;秦传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汉鹏;陆强;陆丹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黄钰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压 空心金属 气体分析单元 正压输送 束管监测系统 共用管线 信号连接 一端连接 输气 矿井监控系统 输送气体管路 数据采集单元 启停控制器 信号发生器 传输线路 电绝缘层 负压吸气 监控系统 末端连接 停泵信号 信号接收 正压泵 井下 首端 | ||
1.一种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包括正压输送单元、气体分析单元、信号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正压输送单元包括正压输送泵、负压吸气管线和正压空心金属管线,正压输送泵的一端连接负压吸气管线,正压输送泵的另一端连接正压空心金属管线的首端,正压空心金属管线的末端连接气体分析单元,正压空心金属管线外包裹有电绝缘层,信号单元包括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启停控制器,控制单元经信号发生器连接正压空心金属管线上靠近末端的位置,正压输送泵经信号接收启停控制器连接正压空心金属管线上靠近首端的位置,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气体分析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信号连接气体分析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析单元包括电磁阀、排空管、进气管、气体浓度成分检测器和流量传感器,正压空心金属管线的末端连接电磁阀的入口,电磁阀的第一出口连接排空管,电磁阀的第二出口经进气管连接气体浓度成分检测器,正压空心金属管线上靠近末端的位置、进气管上设置流量传感器,控制单元分别信号连接电磁阀和气体浓度成分检测器,数据采集单元分别信号连接气体浓度成分检测器和流量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正压空心金属管线为若干根,若干根正压空心金属管线之间经快速管接头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还包括管线滤尘装置,管线滤尘装置设置于负压吸气管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还包括防隔爆装置,防隔爆装置设置于正压空心金属管线上且位于正压输送泵的下游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还包括水气分离装置,水气分离装置设置于正压空心金属管线上且位于防隔爆装置的下游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正压空心金属管线由不锈钢制成,正压空心金属管线的管内径为2至4mm,正压空心金属管线的管壁厚度为0.3至0.6mm,正压空心金属管线外包裹的电绝缘层由聚氯乙烯制成,电绝缘层的厚度为0.6至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和发出弱电信号或者脉冲信号,通过金属管线将信号输送到井下信号接收启停控制器,信号接收启停控制器经接地线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还包括工作站,工作站分别信号连接控制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汉鹏;陆强;陆丹,未经马汉鹏;陆强;陆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3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