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7341.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明武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怀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有机肥 豆类作物 硫酸铵 微生物菌剂 亚硒酸钠 菜籽饼 硫酸铜 鱼骨粉 钼酸铵 草炭 底泥 鸡粪 米糠 羊粪 制备 发酵 鱼塘 甘蔗 秸秆 营养素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结构 吸附能力 有效配比 生长 补水 复配 改性 基肥 杀菌 土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这种生物有机肥适合于作为豆类作物的基肥,其采用甘蔗粉、秸秆、鱼塘底泥、米糠、草炭、菜籽饼、鸡粪、羊粪、鱼骨粉、硫酸铵、硫酸铜、钼酸铵、亚硒酸钠以及复配好的微生物菌剂作为原料,其制备时,先将秸秆与菜籽饼粉碎,与甘蔗粉、鱼塘底泥、米糠、鸡粪、羊粪、鱼骨粉一同杀菌后补水,并搅拌均匀,再拌入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拌入草炭、硫酸铵、硫酸铜、钼酸铵、亚硒酸钠搅拌均匀后即成生物有机肥。本发明能提供豆类作物生长的绝大部分营养素,并对其进行有效配比以提高豆类作物的生长速度,同时还能有效对土壤结构进行改性,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吸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甘蔗制糖肥料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植物种植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化肥,而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土质降低,且土壤在缺乏有机质的条件下,其团粒结构难以形成,土壤粒子之间的粘附力减弱,逐步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导致土壤板结现象,使得土壤的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严重破坏。而有机肥却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状况和生物特征,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供肥能力和环境缓冲能力,从而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但有机肥本身也存在缺陷,即制作复杂,原料产量有限,制作费用昂贵,施用见效慢等。
在甘蔗制糖领域,经常会产生大量的甘蔗渣,一般来说,对于这些杨梅渣的处理主要有焚烧和填埋处理,但是这些处理手段本身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容易增加环境压力,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工作区域人们以及动植物的生活生存环境。也有将这些甘蔗渣进行堆腐化处理制成生物有机肥的,但是与其配伍的其他原料其配比通常不合理,容易造成营养物质出现木桶效应,造成较大浪费,如果运用有效措施与其他材料进行复配,并对其配比关系进行优化,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使其适合于某一类作物生长的同时对土壤内环境进行优化,那么将具有较佳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肥料可作为作为豆类作物的基肥来对土壤进行预施,能即时补充大量有机质与有益菌进入土壤,修复土壤团粒结构,缓解化肥过施后的土壤板结现象,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甘蔗粉30~40份、秸秆20~30份、鱼塘底泥25~30份、米糠15~25份、草炭12~20份、菜籽饼12~20份、鸡粪10~15份、羊粪10~15份、鱼骨粉8~12份、微生物菌剂1~3份、硫酸铵3~5份、硫酸铜2~3份、钼酸铵2~3份、亚硒酸钠1~3份。
其优选质量份数为:
甘蔗粉35份、秸秆25份、鱼塘底泥28份、米糠22份、草炭18份、菜籽饼15份、鸡粪13份、羊粪13份、鱼骨粉10份、微生物菌剂2份、硫酸铵4份、硫酸铜2.5份、钼酸铵2.5份、亚硒酸钠2份。
在上述组分中,所述甘蔗粉为甘蔗制糖或者酿酒后剩余的废渣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后,粉碎并过100~200目筛后的筛下物。
在上述组分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乳酸菌、酵母菌以及硅酸盐细菌,其中,地衣芽胞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活菌数量之比为2:1:2,且三者的活菌数之和为2×10~3×10cfu/g,而固氮菌的活菌数为0.5×10~1.5×10cfu/g,乳酸菌的活菌数为0.2×10~0.8×10cfu/g,酵母菌的活菌数为0.2×10~0.8×10cfu/g,硅酸盐细菌的活菌数为0.1×10~0.3×10cfu/g。
利用上述组分的原料制备生物有机肥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明武,未经姚明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