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7341.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明武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怀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有机肥 豆类作物 硫酸铵 微生物菌剂 亚硒酸钠 菜籽饼 硫酸铜 鱼骨粉 钼酸铵 草炭 底泥 鸡粪 米糠 羊粪 制备 发酵 鱼塘 甘蔗 秸秆 营养素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结构 吸附能力 有效配比 生长 补水 复配 改性 基肥 杀菌 土壤 | ||
1.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甘蔗粉30~40份、秸秆20~30份、鱼塘底泥25~30份、米糠15~25份、草炭12~20份、菜籽饼12~20份、鸡粪10~15份、羊粪10~15份、鱼骨粉8~12份、微生物菌剂1~3份、硫酸铵3~5份、硫酸铜2~3份、钼酸铵2~3份、亚硒酸钠1~3份;其中,所述甘蔗粉为甘蔗制糖或者酿酒后剩余的废渣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后,粉碎并过100~200目筛后的筛下物;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乳酸菌、酵母菌以及硅酸盐细菌,其中,地衣芽胞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活菌数量之比为2:1:2,且三者的活菌数之和为2×10~3×10cfu/g,而固氮菌的活菌数为0.5×10~1.5×10cfu/g,乳酸菌的活菌数为0.2×10~0.8×10cfu/g,酵母菌的活菌数为0.2×10~0.8×10cfu/g,硅酸盐细菌的活菌数为0.1×10~0.3×10cfu/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甘蔗粉35份、秸秆25份、鱼塘底泥28份、米糠22份、草炭18份、菜籽饼15份、鸡粪13份、羊粪13份、鱼骨粉10份、微生物菌剂2份、硫酸铵4份、硫酸铜2.5份、钼酸铵2.5份、亚硒酸钠2份。
3.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或者2中的质量份的原料制备生物有机肥,其具体操作步骤为:
1)将秸秆与菜籽饼粉碎,与甘蔗粉、鱼塘底泥、米糠、鸡粪、羊粪、鱼骨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杀菌处理,将杀菌处理后的混合物加入搅拌机的搅拌腔内补水并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调整混合物料中的含水量为40~50%,然后拌入微生物菌剂;
2)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料平铺在镂空或者网状的架空结构上,其平铺的厚度为8~10cm,常温静置24~36h后在混合物料上、下表面通风以提高发酵效率,其通风规律为每30min吹5min,通流速为5~6m/s、温度为40~50℃的暖风,保持通风4~5h;
3)将步骤3)处理后的物料用塑料薄膜盖好使微生物静置发酵,发酵过程中将物料堆的温度保持在50~65℃之间,3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8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12天后进行第三次翻堆,15天后物料呈腐熟状态,此时拌入草炭、硫酸铵、硫酸铜、钼酸铵、亚硒酸钠搅拌均匀后即成生物有机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秸秆在进行粉碎操作后,要求过100~200目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发酵过程期间,每隔1~3h用雾化水均匀喷淋物料表面,以维持其含水量在40~5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明武,未经姚明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3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