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吸收/发射比自适应控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5657.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吕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68 | 分类号: | C04B35/46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王慧颖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发射 自适应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吸收/发射比自适应,属于新材料领域,材料组分为BayAxTiO3,其中A为Sr、Sn、Ca、La、Nb、Y中一种或多种,其中x+y=1;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获得材料的红外发射率随外界热环境变化而在居里点附近发生变化,利用此方法制备的智能型自适应热控材料,具有低太阳吸收比,as0.3,红外发射率变化幅度大的特性,ΔeH0.2,可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热控系统、建筑物节能减排、电子设备散热以及战术武器红外隐身等领域;特别是在建筑物节能减排、电子设备散热和航天器热控领域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低吸收/发射比自适应控温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型温控材料,是指材料本身在不同环境温度的激励作用下,通过自身结构物理性质的跃变实现红外发射率的突变,而自适应改变其热辐射性能,具有冬暖夏凉式的空调功能。智能温控材料在国防科技和民用节能减排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热控、建筑物节能、智能玻璃/窗、发动机散热、电子产品散热、LED灯具散热等领域。实现智能温控的材料技术主要有电致变色材料、热致变色材料技术和热控百叶窗等。其中热致变色材料具有重量轻、无外加功耗、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成为当前热控技术领域最具前景的材料技术之一。然而,目前开发的VO2基和La1-xAxMnO3基热致相变可变发射率材料均存在突出的自身缺陷,严重限制了智能热控材料的应用。VO2材料在Tc=68℃发生由低温绝缘态(高发射率)向高温金属态(低发射率)快速可逆的热致相变,不符合传统低温保暖和高温散热的应用需求。尽管文献(吴春华等,一种用于改变智能热控材料控温能力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4561897A)对VO2材料进行多层膜系设计,基本满足了应用需求,但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应用受限等缺点。另一种热致相变可变发射率材料La1-xAxMnO3则通常外观为深蓝色/黑色(张勇等,一种智能热辐射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1531513B),其太阳吸收比高达0.89,严重制约了其热控能力。因此,亟需探索开发具有低太阳吸收-半球发射比热环境响应特性的新型自适应热控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公开了一种低吸收/发射比自适应控温 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获得材料的红外发射率随外界热环境变化而在居里点附近发 生变化,利用此方法制备的智能型自适应热控材料,具有低太阳吸收比、红外发 射率变化幅度大的特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低吸收/发射比自适应控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材料组分为 BayAxTiO3,其中A为Sr、Sn、Ca、La、Nb、Y其中一种或多种,x+y=1。
进一步,所述的材料外观为白色;所述材料的居里温度点在-10~40℃范围内 可调,当环境温度低于居里点时,呈低发射率态;当环境温度高于居里点时,突 变为高红外发射率态,本发明自适应热控材料,具有低太阳吸收比,αs0.3,红 外发射率变化幅度大的特性,ΔεH0.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吸收/发射比自适应控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分别称取1份TiO2粉末,x份A的氧化物或碳酸盐,y份Ba的氧 化物或碳酸盐,A为Sr(锶)、Sn(锡)、Ca(钙)、La(镧)、Nb(铌)、Y (钇)其中一种或多种,x+y=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5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