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墟处理运输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466.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宏恩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林远银 |
地址: | 3623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墟 处理 运输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墟处理运输车,包括车辆本体,所述车辆本体包括车厢和收纳装置,所述车厢设置有加热装置、引流槽和连接孔,所述引流槽连接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接收纳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丝和温度控制器,所述车厢连接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温度控制器与电源连接,所述车厢能够适合放置相变混合建筑物,所述电热丝能够使车厢里面的相变混合建筑物里面的相变材料加热成液体,所述收纳装置能够通过连接孔和引流槽收集车厢里面的液体,并进行储存和/或利用。本发明的运输车在用于相变材料运送垃圾时,回收效率高、浪费少、速度快、清理比较的干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墟处理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处理建筑物垃圾时,通常使用挖土机直接把建筑物垃圾挖取到运输车,在挖取建筑物垃圾时,很容易使不稳定的建筑物垃圾发生倒塌、塌陷,使建筑物下面的物体受害,有时在处理一些小型垃圾时,由于垃圾比较的小,所挖掘的次数比较的多,导致挖掘工作量增加以及小型垃圾在处理不当时,导致挖掘时场地垃圾纵横,甚至出现大量的灰尘,给工作人员和附近生活的人们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废墟处理运输车。该发明在用于相变材料运送垃圾时,回收效率高、浪费少、速度快、清理比较的干净。。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废墟处理运输车,包括车辆本体,所述车辆本体包括车厢和收纳装置,所述车厢设置有加热装置、引流槽和连接孔,所述引流槽连接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接收纳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丝和温度控制器,所述车厢连接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温度控制器与电源连接,所述车厢能够适合放置相变混合建筑物,所述电热丝能够使车厢里面的相变混合建筑物里面的相变材料加热成液体,所述收纳装置能够通过连接孔和引流槽收集车厢里面的液体,并进行储存和/或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装置设置有过滤装置和/或保温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连接孔连接,所述保温装置与收纳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和/或过滤棉,所述过滤网和/或过滤棉能够过滤液体中的废弃物。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装置包括电热丝、保温材料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和电热丝,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热丝连接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连接保温材料,所述温度控制器开启时,所述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收纳装置里面的温度低于温度控制器所设定的温度最下值时,控制电热丝对收纳装置加热,所述电热丝能够使收纳装置里面的相变材料保持为液体,所述保温材料能够使收纳装置与外界隔热。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装置包括引流区和储存区,所述连接孔连接引流区,所述引流区连接储存区,所述储存区与加热丝和温度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区设置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能够把储存区里面的液体排放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排放口设置有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包括气压泵和喷嘴,所述喷嘴连接气压泵,所述气压泵连接排放口,所述喷嘴通过气压泵能够把储存区里面的液体排放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车厢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连接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开启时,所述传感器感应到车厢里面的相变混合建筑物时,所述温度控制器控制电热丝开始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材料包括无机保温材料、有机保温材料和复合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保温材料包括岩棉板、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泡沫水泥板、玻璃棉板。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保温材料包括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酚醛树脂板、聚氨酯板。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有智能电路板,所述智能电路板能够控制车厢里面的加热温度和加热的时间,并能够控制保温装置,使收纳装置里面液体与外界隔离,并保持里面的相变材料为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宏恩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宏恩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