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化学性优异的双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2787.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金桥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32;C08G18/42;C08G18/44;C08G18/67;C09D5/00;C09D17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丙烯酸酯 耐化学性 双重固化 树脂 制备 附着力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丙烯酸羟乙酯 环氧丙烯酸酯 耐化学品性能 阳离子光固化 自由基固化 化学涂料 环氧基团 塑料基材 异氰酸酯 二元醇 扩链剂 流平性 热固化 罩光漆 质量份 阻聚剂 丙酮 底漆 可用 面漆 漆膜 双键 催化剂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化学性优异的双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涂料领域。本发明的树脂主要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制成:二元醇 43~60份,异氰酸酯35.5~45.5份,扩链剂 1.4~2.6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25.5~34.5份,环氧丙烯酸酯 31.5~40.5份,丙烯酸羟乙酯15.5~25.5份,阻聚剂 0.04~0.09份,催化剂 0.04~0.09份,丙酮0~50份。本发明提供的树脂中含有可进行自由基固化的双键,也有可进行阳离子光固化或者热固化的环氧基团,可用于塑料基材上底漆、面漆以及罩光漆的配置,可以很好的提高漆膜的流平性、附着力和各种优异的耐化学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化学性的双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到该耐化学性的双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光(UV)固化技术由于其具有固化速度快、固化膜性能优异、使用过程无溶剂释放、环境污染少、固化过程能量消耗低、能自动化生产、适合于用在热敏基材上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UV 固化涂料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涂料,具有能耗低、挥发分少、固化时间短等优点。UV 固化涂料主要由预聚物、活性单体、光引发剂及助剂组成,其中预聚物组成了固化膜交联网状结构的骨架,它是产品物理化学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采用IPDI、HDI 制得的脂肪族UV固化预聚物与芳香族UV 固化预聚物相比具有耐黄变的优点,且赋予涂膜更好的韧性。水性UV 固化涂料可以很方便的调节涂膜厚度,味道小,更适于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涂料是一种含颜料或不含颜料的,用树脂及油等制成的化工产品。将涂料涂覆在物体表面上能够干结成膜,使被涂物体的表面与环境介质相隔离,从而对被涂物体起到的保护和装饰的作用。根据功能不同,涂料包括:装饰涂料、防腐涂料、隔热涂料和防火涂料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自身健康不断关注,迫切需要一种既环保低碳,又对施工人员自身没有太大毒害的涂料,UV 涂料也就由此诞生,并得到快速发展。
现有的UV 涂料一般都是单纯的光固化反应,即通过紫外光的照射,使得光引发剂分解出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让UV 树脂产生交联反应,得到固化的漆膜。根据使用的方式不同,又分为辊涂UV 涂料、淋涂UV 涂料,刷涂UV 涂料、喷涂UV 涂料等。辊涂UV 涂料本身在木材,竹材以及部分高分子聚合物上面有较好的附着力,但是对于金属材料,就显得力不从心,固化后的漆膜在金属材料上面极易脱落,导致无法在金属材料上面使用UV 涂料而且UV涂料本身没有什么耐化学品腐蚀性能,机械柔韧性很差。
因此,需要一种环保,无溶剂挥发,快速固化,又能够在金属材料上面有较好附着力,具备较好柔韧性、耐酸、耐碱、耐水性能的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 提供一种耐化学性的双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可以解决树脂耐化性、粘接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是提供一种上述耐化学性的双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树脂中含有可进行自由基固化的双键,也有可进行阳离子光固化或者热固化的环氧基团。树脂可进行自由基-阳离子固化(光引发剂搭配鎓盐类固化剂),这两种活性基团之间存在着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促进自由基和阳离子光聚合的进行,使反应速率和最终转化率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氧阻聚的作用。由于树脂中引入了环氧基团,增强了树脂的耐化性、粘接性等各项指标。
本发明的树脂可用于塑料基材上底漆、面漆以及罩光漆的配置,可以很好的提高漆膜的流平、附着和各种耐化学品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金桥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滁州金桥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7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聚氨酯泡沫的密封材料
- 下一篇:一种阻尼减震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