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2085.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8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记纶 | 申请(专利权)人: | 再兴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唐双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装置 电动机 缓冲结构 壳体 机械制造技术 缓冲作用 连接壳体 卡固 噪声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电动机,电动机置于壳体中;致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分别连接壳体以及电动机,并且缓冲结构卡固于壳体与电动机之间,以使缓冲结构在电动机工作时起到缓冲作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降低致动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致动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发明过程中发现,目前大量的致动器广泛应用于调整结构的尺寸,例如日用家具、医用器材、加工机床等机械结构的尺寸调整,包括对医疗用床、扶手椅、书桌等高度尺寸进行调整,致动器通过其内的电动马达驱动机械结构在相应尺寸方向上移动,达到对机械结构尺寸进行调整的目的。
但目前,致动器内的电动马达工作时自身振动会产生噪声,当电动马达所产生噪声达到一定程度,则对安装有该致动器的机械结构的使用者造成听觉上的不适,长期以往,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降低致动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致动装置,能够降低致动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电动机,电动机置于壳体中;致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分别连接壳体以及电动机,并且缓冲结构卡固于壳体与电动机之间,以使缓冲结构在电动机工作时起到缓冲作用。
其中,壳体包括容置槽体以及壳体盖板,容置槽体与壳体盖板组成容置电动机以及缓冲结构的腔体。
其中,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夹片,电动机上沿电动机轴向延伸的侧面与固定夹片配合卡固,固定夹片包括固定部以及夹持部,固定部远离夹持部的一侧与容置槽体连接有电动机的侧面连接,固定部靠近夹持部的一侧与夹持部配合,夹持电动机上沿电动机轴向延伸的侧面,从而夹持电动机并固定电动机与壳体的相对位置,夹持部为弹性结构,进而使缓冲结构在电动机工作时起到缓冲作用。
其中,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夹片,电动机上沿电动机轴向延伸的侧面与固定夹片配合卡固,固定夹片包括固定部以及夹持部,固定部远离夹持部的一侧与壳体盖板靠近电动机的一侧连接,固定部靠近夹持部的一侧与夹持部配合,夹持电动机上沿电动机轴向延伸的侧面,从而夹持电动机并固定电动机与壳体的相对位置,夹持部为弹性结构,进而使缓冲结构在电动机工作时起到缓冲作用。
其中,缓冲结构包括多个固定夹片,部分固定夹片设置于容置槽体连接有电动机的侧面,部分固定夹片设置于壳体盖板靠近电动机的一侧,多个固定夹片共同夹持电动机并固定电动机与壳体的相对位置。
其中,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垫块,缓冲垫块为弹性结构,缓冲垫块分别与电动机以及容置槽体连接,缓冲垫块卡固于电动机与容置槽体之间的腔体空间,电动机与容置槽体之间用于设置缓冲垫块的腔体空间与缓冲垫块过盈配合,以使缓冲垫块固定电动机与壳体的相对位置,并在电动机工作时起到缓冲作用,其中,缓冲垫块材质包括泡沫胶块以及硅胶块。
其中,缓冲垫块与电动机连接之处匹配电动机连接有缓冲垫块位置的外部轮廓设置,以使缓冲垫块与电动机紧密贴合,其中,缓冲垫块可与电动机上沿电动机轴向延伸的侧面连接,或缓冲垫块可与电动机上沿电动机径向延伸的侧面连接。
其中,缓冲结构包括填充有缓冲物质的缓冲体,缓冲物质单体体积较小或缓冲物质为弹性结构,以使填充有缓冲物质的缓冲体为可产生弹性形变的弹性结构,缓冲体分别与电动机以及容置槽体连接,缓冲体围绕电动机与容置槽体相对设置的侧面设置,缓冲体卡固于电动机与容置槽体之间的腔体空间并且过盈配合,以使缓冲体在电动机工作时起到缓冲作用。
其中,缓冲物质包括细砂、棉絮以及泡沫胶块。
其中,电动机轴向沿壳体的对角线方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再兴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再兴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