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结核病的结核多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0814.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薛云;王梦娅;高伟娜;赵战勤;祖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04 | 分类号: | A61K39/04;A61K39/39;A61K9/51;A61K47/36;A61P3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结核病 结核 多肽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结核病的结核多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生物制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结核多肽疫苗包括结核多肽和载体,所述结核多肽包括结核分枝杆菌Rv0180c蛋白81~100位氨基酸片段、Rv0227c蛋白261~280位氨基酸片段和Rv2004c蛋白281~300位氨基酸片段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中选用的多肽片段为MTB重要保护性抗原中的关键性多肽片段,且集中了多个抗原的主要保护性表位,能与易感细胞紧密结合,有效阻止结核分枝杆菌H37Rv侵入细胞内,这三段多肽的天然结构和亲水性较好,适合人工合成,以壳聚糖‑脱氧胆酸偶联物为载体,能够激起机体有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结核病的结核多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生物制药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complex,MTC)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主要包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牛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bovis)、非洲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三种对人和动物有明显致病性的分枝杆菌。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各类传染病前列。我国属于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流行形势十分严峻,结核病患者数量约占全世界的1/4,是单一感染因素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全世界普遍接种卡介苗预防和使用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的蔓延曾一度得到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但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增加,耐药结核出现和艾滋病感染等新因素,结核病在全球重新流行。非洲南部,东南亚和中国是结核病重疫区,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最应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目前唯一用于临床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是卡介苗(BCG,减毒牛结核分枝杆菌疫苗)。接种BCG对于减少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遗憾的是,BCG对于预防成人结核病发病的作用十分有限。环境分枝杆菌致敏是影响BCG效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接触环境分枝杆菌可获得不同水平的抗MTC感染的保护作用,但不足以控制以后毒力更强的MTC的攻击,接触环境分枝杆菌后却会完全阻断由BCG正常提供的抗MTC攻击的保护作用。因此,幼年未接种过BCG在成年之后复种,成年后新接种的BCG基本无效。早在上个世纪,基于多个国家的研究数据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人群接种BCG的预防有效率从0%—80%不等。此外,比较基因组学已证实BCG在长期传代中缺失了一些保护性免疫基因区域,菌种品质退化,以及MTC自身的进化适应性,致使BCG的免疫效果也不如以前。随着结核病疫情的再次攀升和新的流行特征的出现,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约100年的BCG疫苗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人们预防结核病的要求,迫切需要新型有效的结核病疫苗的出现。
世界范围内正在开发的结核病疫苗包括基因工程减毒或免疫增强活疫苗、全菌体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初免-加强疫苗等。多肽疫苗可以称之为一种特殊的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按照特殊的病原体抗原基因中已知或预测的某段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化学合成多肽制备疫苗。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寻找BCG与MTC标准强菌株H37RV差异表达谱,人们获得了一些疑似MTC保护性抗原蛋白,如Ag85B和ESAT-6这些蛋白。但由于生命体内分子网络调节的复杂性和整体性,这些多肽片段是否在体内也起同等作用,从而用于制备结核疫苗目前仍然未知。此外,这些多肽片段是否适合体外合成生产,哪些多肽片段能在体内引起较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应该配合哪种佐剂(或载体)能达到实际较好的抗结核免疫效果仍然未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0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排毒减肥功能的虫草蛋白肽片
- 下一篇:一种油乳剂疫苗及所述疫苗的破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