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9333.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佳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20/54;C08F212/14;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17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共聚物微球 荧光基团 小分子 制备 非线性光学装置 荧光化学传感器 氨基 聚苯乙烯树脂 荧光探针检测 化学键 不饱和单体 荧光添加剂 荧光单体 荧光油墨 脂肪族酮 苯乙烯 不饱和 芳香烃 氯代烃 相溶性 共聚 溶剂 羟基 游离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含有氨基或羟基的小分子荧光单体不饱和化,然后采用含有荧光基团的小分子不饱和单体与苯乙烯共聚而成,因此荧光基团通过化学键紧密结合于聚苯乙烯树脂上,荧光共聚物微球与芳香烃、氯代烃、脂肪族酮和酯等溶剂的相溶性好,荧光强度高,且荧光基团不易游离,荧光时效持久。本发明所述的荧光共聚物微球可广泛应用于荧光探针检测技术、荧光化学传感器、非线性光学装置、荧光油墨及荧光添加剂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微球,尤其涉及到一种荧光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荧光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荧光小分子在应用中往往容易脱落且与基材相溶性不好,如传统的聚合物染色工艺往往不能达到要求。相对荧光小分子而言,荧光聚合物有其特点:生色团以化学键结合在高分子中,不容易脱落;生色团分布均匀,含量稳定,发光性能和光导性能良好,因此有必要研究将荧光小分子引入聚合物链中的办法来解决荧光小分子易脱落、分布不均等问题。荧光聚合物是在光照射作用下能发出荧光的高分子聚合物。荧光高分子具有独特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已被用作光导树脂、荧光试剂、闪烁剂和光子富集器,在荧光探针技术、荧光化学传感器、非线性光学装置、微电子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国专利CN1539913A涉及一种荧光磁性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水相或油相中成功地实现了将荧光纳米材料量子点和磁性纳米材料共同包覆入高分子微球中,得到了具备有荧光磁性多功能的纳米材料。
中国专利CN102516988A公开了一类可聚合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可聚合荧光染料采用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利用烯烃双键自由基聚合反应,可以方便地将荧光染料化学嵌入聚合物中,不脱落,同时引入带有氯化苄乙烯的单体,形成化学交联位点。
中国专利CN103571493A公开了一种磁性荧光双功能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通过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包裹上聚苯胺大分子,通过聚苯胺分子末端的功能氨基成功连接荧光纳米材料量子点,得到具有磁性荧光双功能的纳米微球。
上述现有技术使得荧光纳米材料获得了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荧光强度、荧光时效、生物相容性、与溶剂相溶性等方面的不足与缺陷,还可以继续以新的方法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荧光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含有荧光基团的不饱和单体与苯乙烯共聚而成,荧光基团通过化学键紧密结合于聚苯乙烯树脂上,荧光共聚物微球与芳香烃、氯代烃、脂肪族酮和酯等溶剂的相溶性好,荧光强度高,且荧光基团不易游离,荧光时效持久。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荧光共聚物微球,分子结构式如下:
其中,m:1~8,n:1~20。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荧光共聚物微球,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步骤制备:
(1)改性荧光单体的合成:在氮气保护下,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恒压加料装置和温度计的反应釜中,将10.0~25.0份含有氨基或羟基的小分子荧光单体、0.5~2.0份催化剂、100.0份有机溶剂加入到反应器溶解均匀,缓慢滴入2.0~10.0份乙烯基活性单体,1~2h滴完,80~120℃继续回流4~6h,过滤不溶物后将溶液旋蒸后除去溶剂,洗涤、干燥得改性荧光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