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9201.X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8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测;李速;程彬彬;张皓;徐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27/10 | 分类号: | B63B27/10;B63C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航行 弹簧锁 布放 对接机构 回收装置 脐带缆 子弹头 锁门 弹簧 缆控 锁扣 锁定 便于维修 维护方便 锥形头部 回收 体积小 放入 滑道 拉杆 脱离 弹头 解脱 携带 | ||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一种便携式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将子弹头对接机构安装于缆控水下航行器顶部,打开弹簧锁门,将缆控水下航行器脐带缆放入弹簧锁的本体滑道内,弹簧锁的本体沿脐带缆下滑与子弹头对接机构的锥形头部对接并由锁扣的卡扣锁定;拉动解脱拉杆,解除锁扣对子弹头对接机构的锁定,子弹头对接机构向下脱离弹簧锁;打开弹簧锁门,脐带缆脱离弹簧锁。本发明具有成本低、体积小、便于维修、携带、使用维护方便的优点,大大减少了布放回收流程和操作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缆控水下航行器作为水下设备,其作业能力较大程度上受到作业海域海况的影响,而海况的影响最主要反映在收放过程中,确切地说,制约航行器作业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是在恶劣海况条件下的布放与回收。由于风浪和海流的作用,母船和处于水面状态的航行器都会以不同的幅值和相位运动,很难掌握与控制,对航行体的捕获、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碰撞的危险,造成航行体的损坏或损失,甚至造成操作人员的伤亡。
目前,我国现有的缆控水下航行器的布放回收装置少,大多结构复杂、操作使用不方便,特别是海况适应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适应高海况的布放回收装置,以提高水下航行器的使用效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它包括:起吊装置,弹簧锁,弹簧锁门,以及安装在航行器上的子弹头对接机构;
弹簧锁包括:本体、锁扣、伸缩弹簧以及解脱拉杆;本体沿轴向设有滑道,头部设有用于安装起吊装置的支耳;本体的侧壁设有弹簧锁门;锁扣、伸缩弹簧以及解脱拉杆安装在本体上,锁扣的卡扣端位于滑道内,且卡扣端为楔形结构,锁扣与伸缩弹簧连接,伸缩弹簧与解脱拉杆连接,拉动解脱拉杆,锁扣的卡扣端向内收缩;
起吊装置安装在本体的支耳处;
子弹头对接机构由上至下分为锥形头部、柱型卡口以及用于连接航行器的安装支架;
航行器与母体之间通过脐带缆连接;脐带缆套结在子弹头对接机构内;
打开弹簧锁门,将子弹头对接机构放入弹簧锁的本体内,子弹头对接机构的锥形头部由锁扣的卡扣锁定,关闭弹簧锁门,将子弹头对接机构整体锁定在弹簧锁内;
拉动解脱拉杆,解除锁扣对子弹头对接机构的锁定,子弹头对接机构向下脱离弹簧锁;打开弹簧锁门,脐带缆脱离弹簧锁;
通过上拉脐带缆,令子弹头对接机构向上进入弹簧锁的滑道内,锥形头部沿锁扣的楔形卡扣端上滑,锁扣对子弹头对接机构锁定。
缆控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的具体工作流程为:
布放时:打开弹簧锁门将子弹头对接机构放置弹簧锁内,关闭弹簧锁门;然后将起吊绳或吊钩挂在起吊装置上起吊,航行器入水后拉动解脱拉杆,使伸缩弹簧压缩,从而使锁扣脱离子弹头对接机构,回收起吊绳,使弹簧锁脱离子弹头对接机构;弹簧锁收回后打开弹簧锁门取出脐带缆,航行器可以自由运动。
回收时:将航行器操控至母船附近,起吊绳或吊钩挂入起吊装置,打开弹簧锁门将脐带缆放入滑道后关闭弹簧锁门,下放起吊绳使弹簧锁沿着脐带缆下滑,接近子弹头对接机构后拉紧脐带缆使弹簧锁与子弹头对接机构的锥形头部接触并下滑,弹簧锁锁扣在本体重力作用下打开并卡进锁扣卡口,伸缩弹簧伸缩使锁扣卡紧子弹头对接机构锁扣卡口;回收起吊绳,航行器起吊回收,回收完毕打开弹簧锁门取出脐带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