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肠道菌群代餐粉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47314.6 申请日: 2017-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9965290B 公开(公告)日: 2023-06-20
发明(设计)人: 李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23L33/22 分类号: A23L33/22;A23L7/10;A23L19/10;A23L19/00;A23L33/10;A23L33/125;A23C9/156;A23C9/154;A23C9/152;A61K36/8994;A61P3/10;A61K31/733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518083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改善 肠道 菌群代餐粉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肠道菌群代餐粉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膳食组合物,包括选自葛根粉、薏仁粉、百合粉、菊粉和苦瓜粉中的至少一种。本产品能够通过调节T2D糖尿病人群的肠道微生物,达到降血糖的功效,而且原料都是无毒副作用的常见的食材,满足人日常所需,又能达到健康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领域,涉及一种改善肠道菌群代餐粉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人体肠道中寄居了大量的共生微生物,这些共生微生物群体组成了人体的“第二器官”,不仅协同宿主参与着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对人体健康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细胞数量来讲,肠道微生物所有细胞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数10倍,这些庞大的微生物群体主要有物种组成是: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两大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同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肥胖、糖尿病、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肠炎、结肠癌、脂肪肝等。由于环境、饮食、药物等影响,打破了原有健康状态下的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诱发以上几种疾病的发生。

近几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逐渐失衡,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迅速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4年全球约有4.22亿人患有糖尿病,截止2012年,因为糖尿病引起的死亡数量达到150万人。因此,糖尿病成为当下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血糖异常过高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功能缺陷所引起的代谢性障碍,引起糖尿病发生的常见的高危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糖尿病的发生会伴随着很多并发症的出现,比如,并发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老年性痴呆、帕金森、肾病、视网膜病等,严重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二型糖尿病是一种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其患病人数占所有糖尿病的患者数量的90%。大量研究表明二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肠道菌群的紊乱有着密切的联系,肠道菌群在与宿主之间调节能量平衡和炎症反应有着密切的联系,二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低水平的炎症反应引起的。

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有磺酰尿素类,α-葡萄糖甙酶抑制剂和双胍类,其中磺酰尿素类主要是促进胰岛素分泌,但是会引起严重的肝、肾损伤,且过敏体质不宜服用;α-葡萄糖甙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α-淀粉酶和肠内α-葡萄糖甙酶的活性,抑制碳水化合物的水解,从而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但是容易引发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双胍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血糖转运达到降糖目的,比如延缓糖吸收、促进葡萄糖的分解、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以及增加葡萄糖转移蛋白量。双胍类药物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腹泻、呕吐、皮疹,长期服用容易出现失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肠道菌群代餐粉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膳食组合物,包括选自葛根粉、薏仁粉、百合粉、菊粉和苦瓜粉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膳食组合物也可由葛根粉、薏仁粉、百合粉、菊粉和苦瓜粉组成。

所述膳食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

葛根粉1~40份,薏仁粉10~60份,百合粉2~40份,菊粉10~50份,苦瓜粉2~40份。

所述膳食组合物中还可包括木糖醇和燕麦粉。

所述膳食组合物也可只由木糖醇、燕麦粉、葛根粉、薏仁粉、百合粉、菊粉和苦瓜粉组成。

所述膳食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

木糖醇2~40份,燕麦粉2~50份,葛根粉1~40份,薏仁粉10~60份,百合粉2~40份,菊粉10~50份,苦瓜粉2~40份。

所述燕麦粉、葛根粉、薏仁粉、百合粉、菊粉和苦瓜粉的目数均为50-200目,具体为80目。

所述膳食组合物为如下组合物a至组合物c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组合物a由如下各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7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