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双螺旋叶片电磁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5116.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谷庆;刘承杰;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1/12 | 分类号: | B03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叶片 分离器 电磁分离器 双螺旋叶片 内管 外管 传统螺旋 动态变化 分离效率 负载能力 励磁线圈 使用寿命 外界流体 内表面 缓冲 流体 固结 叶片 冲击力 缠绕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双螺旋叶片电磁分离器,该分离器由外管、内管以及螺旋叶片构成;所述的螺旋叶片分别与外管和内管固结,所述的螺旋叶片在传统螺旋叶片的基础上被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并且在螺旋叶片的内表面缠绕励磁线圈。本发明所述的螺旋叶片可以缓冲外界流体对螺旋叶片的冲击力,其螺旋叶片的负载能力可以随流体的改变而动态变化,从而提高分离器自身的分离效率和使用寿命。本发明使用方便,易生产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分离器,特指一种可以根据外界流体对螺旋叶片的冲击力,从而改变自身过载能力的新型双螺旋叶片电磁分离器。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螺旋分离器的螺旋叶片的过载能力是个常量,而油气藏内流体物理参数的不规律性,导致螺旋分离器入口处的流体流速不规则变化,当流体流速变化到一定数值时,流体对螺旋叶片的冲击力超过螺旋叶片的负载能力从而导致螺旋叶片变形,螺旋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会迅速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螺旋叶片电磁分离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双螺旋叶片电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其由机械机构和控制机构组成,其中机械机构包括外管、内管、螺旋叶片、流体入口、液体出口和气体出口,所述的螺旋叶片分别与外管和内管固结在一块,所述的螺旋叶片由上螺旋叶片和下螺旋叶片构成;所述的上螺旋叶片内部缠绕上励磁线圈;所述的下螺旋叶片内部缠绕下励磁线圈;其中控制机构包括流量监测器、中央处理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供电系统,所述的流量监测器布置在流体入口处;所述的中央处理系统与流量监测器通过电路相连;所述的控制系统通过电路与中央处理系统相连;所述的供电系统与控制系统通过电路相连。
所述的上螺旋叶片内部缠绕的上励磁线圈与下螺旋叶片内部缠绕的下励磁线圈同极相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旋叶片可以对外界流体对螺旋叶片的冲击力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其可根据外界流体对螺旋叶片的冲击力,改变自身的过载能力,从而提高分离器自身的分离效率和使用寿命,本发明使用方便,易生产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路控制原理图;
图中序号说明:1.外管、2.内管、3.上螺旋叶片、4.下螺旋叶片、5.上励磁线圈、6.下励磁线圈、7.流体流道、8.流体入口、9.液体出口、10.气体出口、 11.流量监测器、12.中央处理系统、13.控制系统、14.供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双螺旋叶片电磁分离器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螺旋叶片电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其由机械机构和控制机构组成,其中机械机构包括外管1、内管2、螺旋叶片、流体入口8、液体出口9和气体出口10,所述的螺旋叶片分别和外管1和内管2固结在一块,所述的螺旋叶片由上螺旋叶片3和下螺旋叶片 4构成;所述的上螺旋叶片3内部缠绕上励磁线圈5,所述的下螺旋叶片4内部缠绕下励磁线圈6;其中控制机构包括流量监测器11、中央处理系统12、控制系统13以及供电系统14,所述的流量监测器11布置在流体入口8处;所述的中央处理系统12与流量监测器11通过电路相连;所述的控制系统13通过电路与中央处理系统12相连;所述的供电系统14与控制系统13通过电路相连。
所述的上螺旋叶片3内部缠绕的上励磁线圈5与下螺旋叶片4内部缠绕的下励磁线圈6同极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中药材除铁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废物回收用环保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