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信用的实时评分方法及评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4140.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6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萨摩耶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Q10/06;G06Q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数据 评分模型 数据流计算 集群 用户信用 反馈信息 评分系统 加工 优化 数据获取步骤 数据加工步骤 模型评估 实时数据 数据存储 数据建立 保存 更新 数据库 反馈 互联网 评估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户信用的实时评分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步骤,通过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基础数据。数据加工步骤,将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导入到数据流计算集群中进行实时数据加工。评分步骤,将经加工的基础数据导入一个或数个评分模型中进行评分,其中评分模型是根据已有数据建立。数据存储及反馈步骤,将基础数据、经加工的基础数据和评分保存到数据库中,获取反馈信息。模型评估及优化步骤,根据所保存的基础数据、经加工的基础数据、评分和反馈信息,对评分模型和数据流计算集群进行评估和优化。更新步骤,依据优化后的评分模型和数据流计算集群对所使用的评分模型和数据流计算集群进行更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户信用的实时评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用户评价技术。
背景技术
互联网金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传统金融业不同,互联网金融的多数操作在线上,而非现场完成。互联网金融以快速便捷,全程在线操作,无需现场处理为特点,大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程度,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迅速的发展。
但线上操作的互联网金融也面临一些困难。风控是金融的生命,不同的金融形式对风控的要求不尽相同。传统金融更加偏向线下风控,通过实地采集客户资料、信用调查、央行征信、学历等信息进行审核。传动的线下风控节奏较慢,审核周期长,但对于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相对较好。以线上形式出现的互联网金融,其特点就是快速便捷的操作,因此无论是用户还是企业都追求更快的节奏,传统的线下审核的方式显然速度偏慢,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的需求。现有技术中,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将原来的线下审核移到了线上实现,但就本质而言,依旧是线下审核的模式。区别仅在于用户通过互联网提交数据,企业收集数据后按批次进行人工审核,再通过互联网反馈审核结果。这种模式虽然与完全线下的审核方式相比提升了审核速度,但依然存在明显的缺陷:
首先,用户提交资料后并不能在线实时(或者说在很短周期内)获得审核结果,还是按照处理批次等待人工审核的结果,实质上并没有达到互联网金融的节奏要求。
其次,这种审核方式的审核内容与传统线下审核基本相同,仅仅是压缩了审核时间,由于审核时间减少而审核的内容并没有大的变化,因此对于潜在风险的识别率可能降低,给企业带来风险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能实时对用户进行信用评分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用户信用的实时评分方法,包括:
数据获取步骤,通过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基础数据;
数据加工步骤,将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导入到数据流计算集群中进行实时数据加工;
评分步骤,将经加工的基础数据导入一个或数个评分模型中进行评分,其中评分模型是根据已有数据建立;
数据存储及反馈步骤,将基础数据、经加工的基础数据和评分保存到数据库中,获取反馈信息;
模型评估及优化步骤,根据所保存的基础数据、经加工的基础数据、评分和反馈信息,对评分模型和数据流计算集群进行评估和优化;
更新步骤,依据优化后的评分模型和数据流计算集群对所使用的评分模型和数据流计算集群进行更新。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获取步骤包括: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获取用户的基础信息,依据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互联网,从一个或数个第三方获取该用户的基础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加工步骤包括:将用户的基础数据导入数据流计算框架中,所述数据流计算框架是Spark数据流计算框架;根据数据分类模型,对用户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数据分类模型与计算维度相对应;数据流计算框架对各个计算维度使用对应分类的基础数据进行实时计算;保存计算结果并将计算结果提供给各个评分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萨摩耶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萨摩耶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式实时对话管理
- 下一篇:基于多失真截屏图像的主观质量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