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舶尾气钠碱脱硫系统的嵌入型闭环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1906.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8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邓军;夏亮;石瑞;张国孟;王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亨远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B01D53/50;B01D53/78 |
代理公司: | 31320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地址: | 2017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环控制 嵌入型 船舶尾气 钠碱脱硫 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计算机 操作参数 达标排放 设备运行 实时工况 物料消耗 系统响应 蠕动泵 脱硫液 钠碱 匹配 尾气 直观 监测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用于船舶尾气钠碱脱硫系统的嵌入型闭环控制方法,由控制计算机采用嵌入型闭环控制系统首先根据实时工况匹配相应的操作参数,然后根据CEMS所监测SO2、CO2等的实时浓度对脱硫液泵和钠碱蠕动泵进行闭环控制。该系统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相关设备运行稳定、波动小,各物料消耗直观易得,确保尾气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尾气钠碱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钠碱脱硫系统的嵌入型闭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MARPOL公约附则VI规定,航行在排放控制区(ECA)的船只,必须燃烧含硫量等于或小于0.10%(m/m)的低硫燃油,或船舶使用经批准的减排技术,使SO2排放等效于燃烧等于或小0.10%的低硫燃油。相比于燃烧高硫油,船舶燃烧低硫油将使船舶额外增加70%的燃油费用,因此船舶航行过程中主要燃烧高硫油。为满足较高的SO2脱除要求,常采用湿法脱硫技术,钠碱脱硫是现阶段比较成熟的高效船舶尾气脱硫方法。
目前脱硫控制系统主要对脱硫液pH值进行调节控制,通常采用PID或复杂PID控制算法。由于pH值滞后时间长、非线性、扰动因素多,很难用经典与现代控制理论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采用常规的控制算法既无法保证系统动态响应效果,更无法保证系统稳态精确控制。当船舶发动机工况改变引起相应参数变化时,易引起系统运行的不稳定。
嵌入型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思路是:首先根据运行工况,从主要工况数据库中匹配相应的工艺操作参数,通过PLC发出指令执行;然后根据CEMS监测数据,控制计算机进行计算得出排放尾气的硫碳比(S/C),此计算值与排放标准设定值进行比较后,再由PLC发出相应指令,调整脱硫液流量和钠碱液流量。以此实现对尾气中SO2排放浓度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尾气钠碱脱硫系统的嵌入型闭环控制方法,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相关设备运行稳定、波动小,各物料消耗直观易得,确保尾气达标排放。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船舶尾气钠碱脱硫系统的嵌入型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柴油机的运行工况,从数据库中导入相匹配的工况数据参数;
B、判断是否变工况,如是,则返回步骤A,如否,则进入C;
C、采集CEMS数据,计算硫碳比S/C,并判断S/C是否超过排放限制值,若超过排放限制值,则通过PLC控制增加脱硫液或钠碱液的加入量,若低于排放限定值,则通过PLC控制减少脱硫液或钠碱液的加入量,并且在排放达标的前提下,使缓冲罐中脱硫液的pH维持在6.8~7.2之间;并且达到以上条件后,脱硫液流量和钠碱液流量维持稳定;
D、将该工况下新的稳定工艺参数,包括脱硫液流量,钠碱液流量,脱硫液pH,更新覆盖到数据库,实现嵌入型闭环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的数据库内包括不同工况下的工况数据参数,包括脱硫液、钠碱液的流量以及此流量下阀门开度。
进一步地,所述PLC用于采集和记录整个钠碱脱硫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脱硫液流量,脱硫液温度,钠碱液流量,尾气进出口SO2、CO2等的浓度,缓冲罐中液体pH、液位。
进一步地,所述PLC用于制脱硫液温度,浮球阀控制液位以及补水。
进一步地,所述硫碳比的排放限制值为S/C≤4.3。
进一步地,所述的硫碳比(S/C)的计算公式为
进一步地,PLC还接入故障紧急停机指令及安全报警联动,包括系统参数报警、工艺运行参数报警、设备故障报警以及因不同报警而产生的保护联锁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亨远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亨远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1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