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接插电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力接插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1869.X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3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汪宏华;孔历波;吕建;李波;李梁;毛建伟;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639;H01R13/6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接插 接插腔 电装置 供电体 新能源汽车 螺杆连接 插入槽 电设备 接电部 接电体 接电座 传感器 沉孔 安全便捷 控制信号 通电过程 延时通电 左右两侧 供电槽 滑腔 松动 开口 配合 | ||
1.一种电力接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电座(1)和接电头(2),所述接电座(1)包括开口朝向前端的插入槽(10),所述插入槽(10)底部设置沉孔(11),所述沉孔(11)内设有传感器(12),所述插入槽(10)的左右侧壁中对称设置接电槽(13),所述接电槽(13)后端还设有纵向滑动槽(14),所述纵向滑动槽(14)中滑动安装有密封板(15),所述密封板(15)的后端固定设置顶杆(16),所述顶杆(16)远离所述密封板(15)的一端伸入到插入槽(10)中,所述顶杆(16)的后端面设有与所述沉孔(11)配合的触发部(17),所述纵向滑动槽(14)中设有纵向弹性件(18),所述纵向弹性件(18)前端与所述密封板(15)的后端接触;所述接电头(2)内包括接插腔(20)和设置在所述接插腔(20)左右两侧的滑腔(21),所述滑腔(21)的尺寸小于所述接插腔(20)的尺寸且穿透所述接电头(2)的外壁,使得所述接插腔(20)和所述滑腔(21)构成的截面为阶梯状,所述接插腔(20)内左右对称设有凸块(22)、推块(23)和横向弹性件(24),所述横向弹性件(24)的一端与所述推块(23)的外侧边缘接触,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接插腔(20)和所述滑腔(21)连接处的阶梯面,所述滑腔(21)内设有导电滑块(25),所述导电滑块(25)内侧与所述推块(23)的外侧连接,且所述导电滑块(25)与所述凸块(22)电连接,所述接插腔(20)内包括前端设有接电部(261)的接电体(26)和第一电机(27),所述接电体(26)和第一电机(27)通过第一螺杆(271)连接,所述接插腔(20)前端设有供电体(28)和第二电机(29),所述供电体(28)设有与所述接电部(261)配合的供电槽(281),所述供电体(28)和第二电机(29)通过第二螺杆(291)连接;所述触发部(17)插入所述沉孔(11)内触发所述传感器(12),所述传感器(12)首先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7)驱动第一螺杆(271)转动来带动所述接电体(26)向前运动,然后再控制所述第二电机(29)驱动第二螺杆(291)转动来带动所述供电体(28)向后运动,使得所述接电部(261)插入所述供电槽(281)实现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接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11)包括第一沉孔(111)和第二沉孔(112),所述第一沉孔(111)内的传感器(12)为即时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7)工作,所述第二沉孔(112)内的传感器(12)为延时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29)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接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11)包括第一沉孔(111)和第二沉孔(112),且所述第一沉孔(111)比第二沉孔(112)浅,所述触发部(17)包括浅位触发部(171)和深位触发部(172),所述触发部(17)为弹性件,所述接电头(2)插入所述插入槽(10)时,首先所述浅位触发部(171)触发所述第一沉孔(111)内的传感器(12),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7)工作,然后所述深位触发部(172)触发所述第二沉孔(112)内的传感器(12),控制所述第二电机(29)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接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2)中部凸起处设有限位凹槽(221),用于对通电时的接电体(26)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力接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弹性件(18)和/或所述横向弹性件(24)包括弹簧。
6.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力接插电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力接插电装置,所述接电座(1)嵌于所述新能源汽车车体内,所述接电头(2)与充电桩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18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掉落插座与插头
- 下一篇:一种列车快速高压电气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