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术中管腔内视窗导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8286.1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邓东风;曲飞寰;周敬斌;林琳;王颖;曲晓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真实维度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4/20 | 分类号: | A61B34/20;A61B3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6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新城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导管 血管 三维虚拟模型 虚拟成像 管腔 内窥 视窗 医生 图像 目标位置 医疗服务 技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术中管腔内视窗导航方法,包括:构造真实血管的三维虚拟模型;获取微导管在真实血管内的当前位置;在所述三维虚拟模型外表面上显示所述微导管在真实血管内的当前位置,并显示所述真实血管在微导管当前位置的内窥图像。本发明通过在真实血管的三维虚拟模型上显示微导管的当前位置,以及显示真实血管在微导管当前位置的内窥图像,便于医生确定微导管是否到达目标位置,降低对医生的操作技能的要求,使得更多医生能够执行微导管的放置操作,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术中管腔内视窗导航方法。
背景技术
对血管内疾病进行介入治疗是近年来的新兴技术,其中介入导管是实施该项技术的关键医疗器械之一。在进行血管介入治疗时,首先是用穿刺针在血管上穿刺,然后将介入管穿入血管内,再将导丝从介入导管尾部的锥形口插入介入导管,将介入导管沿着导丝向前推进直到靶血管处,最后抽出导丝即可利用该介入导管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工作。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多次血管影像检查,以确定介入导管在血管中的当前位置,这种方法会导致患者注入过多造影剂和接受过多的辐射,而且无法实时获得介入导管的位置信息,不利于手术的进行,使得对血管内疾病进行介入治疗对医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术中管腔内视窗导航方法,通过在真实血管的三维虚拟模型上显示微导管的当前位置,以及显示真实血管在微导管当前位置的内窥图像,便于确定微导管是否到达目标位置,降低对医生的操作技能的要求,使得更多医生能够执行微导管的放置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术中管腔内视窗导航方法,包括:
构造真实血管的三维虚拟模型;
获取微导管在真实血管内的当前位置;
在所述三维虚拟模型外表面上显示所述微导管在真实血管内的当前位置,并显示所述真实血管在微导管当前位置的内窥图像。
优选的,构造血管的三维虚拟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血管的CTA影像;
根据所述血管的CTA影像采用虚拟成像技术构造血管的三维虚拟模型。
优选的,获取微导管在真实血管内的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设置在微导管上的内窥装置获取真实血管的内窥图像;
将所述真实血管的内窥图像与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内窥图像进行匹配确定微导管在真实血管中的当前位置。
优选的,在所述三维虚拟模型外表面上显示所述微导管在真实血管内的当前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三维虚拟模型分割为若干个血管切面;
在每个血管切面的内壁上设置一个路标点;
确定微导管当前位置对应的路标点,记为当前路标点;
在当前路标点对应的血管切面的外壁上显示微导管的当前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真实血管的三维虚拟模型上显示微导管的当前位置,以及显示真实血管在微导管当前位置的内窥图像,便于医生确定微导管是否到达目标位置,降低对医生的操作技能的要求,使得更多医生能够执行微导管的放置操作,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真实维度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成都真实维度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8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科内植物定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具有远端运动中心特性的机械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