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株及其在制备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1987.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1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赵传芳;闫喜军;胡博;王建科;程悦宁;罗国良;张蕾;柴秀丽;刘昊;邓效禹;白雪;张海玲;王洋;朱言柱;薛向红;廉士珍;徐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9/23;A61P31/20;A61P1/00;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马鑫 |
地址: | 1301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小 病毒 疫苗 及其 制备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株及其在制备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中的用途。所述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株,命名为HB‑F69,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4339。试验表明该疫苗株作为疫苗使用时,安全、有效,可有效预防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的发生,且经过连续5代动物接种实验,证明该疫苗株无毒力返强。因此,本发明所述的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株在防治貉细小病毒性肠炎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株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兽医生物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貉细小病毒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貉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同貉犬瘟热、貉传染性肝炎一起被称为貉养殖业三大疫病。1984年貉细小病毒性肠炎在我国黑龙江省首次发生。1988夏咸柱等从不同地区肠炎病貉分离出3株细小病毒,从而首次证实了貉细小病毒在我国的存在。目前貉细小病毒性肠炎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不同年龄和品种的貉均有易感性,但尤以50~60日龄的仔貉和幼貉最为易感,幼貉的发病率为70%以上,死亡率高达90%;成年貉的发病率为30%左右,死亡率在30%以下。患病貉和耐过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通过粪、尿、唾液等排出体外,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给易感的健康貉。该病全年都可发生,常呈地方性流行。一旦传入貉场,如兽医防疫卫生措施不完善,常常导致长期存在和周期性发生流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90年代获得蓬勃发展,现已成为畜牧业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毛皮动物存栏数可达1亿只,其中貉占25%,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地区。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貉细小病毒性肠炎是危害貉养殖业的最重要传染病之一,由于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仍以疫苗接种为主要防控手段。因此,研制出安全、有效的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的疫苗是控制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方法。
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未有专用于貉的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一直在使用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其缺点在于:一方面灭活疫苗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灭活不彻底或灭活剂(多数为甲醛)使用量超标的现象,给疫苗的下一步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同时甲醛具有较大毒性,因此使用甲醛作为灭活剂对貉具有一定毒性,往往在接种部位造成局部炎症反应,甚至是化脓、溃疡,影响貉皮张质量,造成经济损失。同时,灭活疫苗只能调动起机体的体液免疫,无法刺激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产生。另一方面,由于貉与水貂为不同种属的动物,使用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对貉进行免疫预防,往往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因此,开发安全、有效、能够同时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是行业和市场的迫切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株以及由该疫苗株制备得到的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1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