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吡蚜酮的爪哇棒束孢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1519.5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0;A01P7/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吡蚜酮 爪哇 棒束孢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吡蚜酮的爪哇棒束孢IJNL‑N8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于2017年11月2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709。本发明筛选获得了一株对稻飞虱具有高致病力的爪哇棒束孢IJNL‑N8菌株,经长期的侵染生物学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稻飞虱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爪哇棒束孢IJNL‑N8是一种生防真菌,作为一种活体生物杀虫剂,具有不同于现有化学杀虫剂的全新的作用机理,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能够解决稻飞虱防治过程中的抗药性问题与农药残留问题,适应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在水稻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吡蚜酮的爪哇棒束孢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稻飞虱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等,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在南方的水稻产区褐飞虱、白背飞虱等害虫严重发生时可直接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在防治上多采用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等传统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长期大量地使用化学杀虫剂导致褐飞虱、白背飞虱等水稻害虫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同时化学农药杀死了天敌、破坏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削弱了稻田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研发安全、高效、可持续控制稻飞虱的微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杀虫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可在害虫种群中大量发生、流行引起害虫的大量死亡。研究表明昆虫病原真菌对害虫的致病机制复杂,不同于现有化学农药的杀虫机制。至今仍未发现有对昆虫病原真菌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因而在治理害虫的抗药性问题上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开发潜力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稻飞虱防治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稻飞虱具有高致病力,同时对吡蚜酮有较强抗药性的爪哇棒束孢。该菌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可作为一种对稻飞虱具有高致病力的活体生物杀虫剂应用于水稻害虫的防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吡蚜酮的爪哇棒束孢IJNL-N8菌株。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爪哇棒束孢在防治稻飞虱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爪哇棒束孢的防治稻飞虱的杀虫剂。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吡蚜酮的爪哇棒束孢IJNL-N8菌株,该菌株于2017年11月2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17709。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爪哇棒束孢IJNL-N8菌株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突出,作为一种活体生物农药,具有不同于现有化学杀虫剂的全新的作用机理、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的特征,可以作为防治对化学农药产生抗药性的害虫的替代防治药物,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显著。
上述爪哇棒束孢IJNL-N8菌株属丝孢目,棒束孢属。
爪哇棒束孢IJNL-N8菌株的形态学特征描述如下:在查氏培养基上菌落不规则,菌落背面中部黄白色,向外变为褚石色;菌丝薄、表面有细颗粒结构,白色,菌丝宽0.3~1.2μm,分隔,透明,光滑;分生孢子梗9~13μm,其上着生2~4个瓶梗组成的轮生体,瓶梗基部椭圆形膨大,向上逐渐变细,8~14×2.2~2.8μm;分生孢子近柱形或梭形,透明、光滑,5.0~8×1.4~3μm,分生孢子串生排列成长链。
上述抗吡蚜酮的爪哇棒束孢IJNL-N8对稻飞虱具有很好的防效,因此在防治稻飞虱上的应用以及在制备防治稻飞虱药物中的应用,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所述爪哇棒束孢为爪哇棒束孢IJNL-N8菌株。
一种防治稻飞虱的杀虫剂,所述杀虫剂包含爪哇棒束孢。
优选地,所述爪哇棒束孢为爪哇棒束孢IJNL-N8菌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1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银杏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间型弯孢菌菌株及其应用和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