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前放电雷击防护方法及避雷针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3413.0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匡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针 主针 针尖 避雷针 雷电 火花放电 雷击防护 上行先导 电荷 电离子 放电 电位差 大气电场 电荷聚集 放电通道 距离控制 雷电先导 下行先导 速度比 阻抗器 雷击 延缓 集聚 防护 地下 | ||
一种提前放电雷击防护方法及避雷针,采用与大地相连通的主针和辅针的方式,且在辅针设有延缓电荷从大地涌入辅针针尖的装置,并将主针针尖和辅针针尖的距离控制在使主针针尖和辅针针尖之间形成火花放电的范围之内,当雷电即将发生时,主针迅速集聚电荷,辅针由于阻抗器的存在电荷聚集速度比主针慢,在主针与辅针之间形成电位差形成火花放电,产生雷电先导需要的电离子,电离子在大气电场的作用下往雷云方向上升,形成上行先导,该上行先导与雷云产生的下行先导接触,形成雷电放电通道,将雷电引至地下,实现雷击时的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击防护方法及避雷针,具体涉及一种提前放电雷击防护方法及避雷针,属于雷电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避雷针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避雷针都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空气被电离,雷云产生下行先导,避雷针产生上行先导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依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避雷针高度按照滚球法计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计算出来的高度往往非常高,且架设难度非常大,因此,如何提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降低避雷针的架设难度成为提升避雷针性能的关键。
如申请号CN201220721313.2,名称为“一种新型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提前放电避雷针,包括中央收集杆,反射器,激发器,泄流装置,支撑杆和底座,泄流装置上部通过螺栓与中央收集杆连接,泄流装置下部与支撑杆焊接在一起,支撑杆底端有底座。所述的中央收集杆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反射器和激发器。所述的泄流装置为球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中央收集杆与泄流装置用螺栓连接,泄流装置与支撑杆用氩弧焊焊接,支撑杆采用不锈钢管。本实用新型使雷电流泄流时间提前了一半,通流量增加了100KA;支撑杆采用不锈钢管,不锈钢材料美观、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结构坚固、泄流快、通流量大等优点。
又如申请号CN201620664890.0,名称为“一种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提前放电避雷针,包括从上到下顺次连接的收集端、文氏管、泄流装置、高压脉冲发生器、支撑杆和底座,所述泄流装置上部通过螺栓与中央收集杆连接,泄流装置下部与支撑杆焊接在一起,支撑杆底端有底座,所述针体由四片以上的曲面金属面板绝缘拼接而成,所述的收集端上还安装有反射器和激发器。本实用新型使雷电流泄流时间提前了一半,通流量增加了100KA;安装维护方便,结构坚固、泄流快、通流量大等优点,采用曲面结构的针体,与传统的避雷针相比,表面积增大,可接收更多正离子。
又如申请号CN201410195232.7,名称为“一种主动式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提前放电避雷针,包括基座、连接在基座上的中央收集杆、激发器、反射器以及用于连接支撑杆的连接头,所述的反射器上开设有三个反射孔,激发器包括激发器底座和安装在激发器底座上的三根导针,三根导针的顶端对应三个反射孔,发射器和激发器分别连接在基座的上端外侧壁和下端外侧壁上。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提前放电避雷针,非电子式样,寿命长,雷击后防护质量不会改变,无电子系统不会因浪涌冲击将其损坏。
上述专利虽然都涉及到提前放电的避雷针,但都是在避雷针上安装激发器和反射器,利用激发器和反射器之间的电位差进行尖端放电,对激发器和反射器依赖性大,相对结构较复杂,因此还是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当前避雷针在雷击防护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前放电雷击防护方法及避雷针,采用主针和辅针的结构,在雷电发生时,主针和辅针之间形成电位差,在避雷针针尖产生电火花,使针尖周围空气电离,提前产生一个上行先导的避雷针,将雷电引导至避雷针,扩大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3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坡锚索监测系统的避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