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前放电雷击防护方法及避雷针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23413.0 | 申请日: | 2017-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匡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辅针 主针 针尖 避雷针 雷电 火花放电 雷击防护 上行先导 电荷 电离子 放电 电位差 大气电场 电荷聚集 放电通道 距离控制 雷电先导 下行先导 速度比 阻抗器 雷击 延缓 集聚 防护 地下 | ||
1.一种提前放电雷击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与大地相连通的主针(1)和辅针(2)的方式,且在辅针(2)设有延缓电荷从大地涌入辅针(2)针尖的装置,并将主针(1)针尖和辅针(2)针尖的距离控制在使主针(1)针尖和辅针(2)针尖之间形成火花放电的范围之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前放电雷击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延缓电荷从大地涌入辅针(2)针尖的装置为阻抗器(3),且将主针(1)针尖与辅针(2)针尖的距离控制在2-3mm,当雷电即将发生时,主针(1)迅速集聚电荷,辅针(2)由于阻抗器(3)的存在电荷聚集速度比主针(1)慢,在主针(1)与辅针(2)之间形成电位差形成火花放电,产生雷电先导需要的电离子,电离子在大气电场的作用下往雷云方向上升,形成上行先导,该上行先导与雷云产生的下行先导接触,形成雷电放电通道,将雷电引至地下,实现雷击时的防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前放电雷击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基座(4)将主针(1)和辅针(2)进行固定,并与大地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前放电雷击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主针(1)和辅针(2)的数量各为一个以上,当主针(1)设为两个以上时,将每个主针(1)针尖与至少一个辅针(2)针尖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3mm;当辅针(2)设为两个以上时,将每个辅针(2)针尖与至少一个主针(1)针尖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3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前放电雷击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主针(1)和辅针(2)与大地相连通的部分设置为一个整体或者相连通,使电荷从大地同时流向主针(1)和辅针(2)阻抗器以下的部位,保证辅针(2)针尖的电荷聚集速度小于主针(1)针尖的电荷聚集速度。
6.一种提前放电避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针(1)、辅针(2)和阻抗器(3),其中主针(1)和辅针(2)的一端均与大地相连通,阻抗器(3)设在辅针(2)针尖的下方,主针(1)针尖与辅针(2)针尖之间的距离为2-3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前放电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还包括基座(4),主针(1)和辅针(2)通过基座(4)进行固定并与大地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前放电避雷针,其特征在于:主针(1)和辅针(2)的数量各为一个以上,当主针(1)为两个以上时,每个主针(1)针尖与至少一个辅针(2)针尖之间的距离为2-3mm;当辅针(2)为两个以上时,每个辅针(2)针尖与至少一个主针(1)针尖之间的距离为2-3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前放电避雷针,其特征在于:主针(1)和辅针(2)通过一根引下线(5)与大地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前放电避雷针,其特征在于:阻抗器(3)为电感、线性电阻或者压敏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34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坡锚索监测系统的避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开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