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环路型热管、冷却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1159.0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3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清正;平泽友康;安濑德彦;远藤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钟海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路型热管 蒸发部 电子设备 工作流体 冷却装置 多孔质 橡胶 工作流体回流 构造复杂化 吸收热量 冷凝 冷凝部 密接性 壳体 空孔 压塌 制造 蒸发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芯、环路型热管、冷却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还涉及多孔质橡胶的制造方法以及环路型热管用芯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不使构造复杂化,实现确保芯相对壳体的密接性和抑制局部的空孔的压塌。本发明为环路型热管的芯(6),该环路型热管包括:蒸发部(2),从外部吸收热量,使得工作流体从液相蒸发成气相,以及冷凝部(3),使得从蒸发部(2)导入的气相的工作流体冷凝成液相。环路型热管使得冷凝的液相的工作流体回流至蒸发部(2),芯(6)由多孔质橡胶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wick)、环路型热管、冷却装置、电子设备、多孔质橡胶的制造方法以及环路型热管用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在电子设备等中,开始使用小型且高效的环路型热管作为冷却装置,以抑制由发热部的热量导致的升温。
通常,环路型热管如图5中所示,具备从外部得到热量使工作流体从液相蒸发成气相的蒸发部100、向外部释放热量使工作流体从气相冷凝至液相的冷凝部200、使气相的工作流体从蒸发部100流向冷凝部200的蒸气管300和使液相的工作流体从冷凝部200流向蒸发部100的液管400。
在蒸发部100的内部,容纳由多孔质材料构成的芯500,从液管400输送来的液相的工作流体由于毛细管现象浸透芯500的微细孔向着芯500的外表面渗出。这时,来自与蒸发部100接触的发热部(冷却对象)的热量通过蒸发部100的壳体传递至芯500,由此,在该热量的作用下使工作流体蒸发成气相。变成气相的工作流体通过蒸气管300向冷凝部200流动。在冷凝部200中,工作流体的热量被释放至外部,由此,工作流体的温度下降,变成液相。然后,变成液相的工作流体通过液管400向蒸发部100流动,再次渗透到芯500内。这样,在环路型热管中,通过利用工作流体的相变,使工作流体循环,将在蒸发部吸收的热量移送至冷凝部,可以有效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
这里,为了将发热部的热量有效传递至蒸发部内的芯,芯相对蒸发部的壳体密接很重要。若芯相对壳体的密接性不充分,向芯的热传导效率就会降低,因此,工作流体的蒸发效率降低,其结果,环路型热管的冷却性能下降。
针对该课题,在下述专利文献1(专利第5699452号公报)中,提出一种环路型热管,通过在芯的外表面上形成金属图案,使该金属图案和蒸发器的壳体内壁扩散接合,由此使芯和壳体一体化,防止由于热或者机械应力在接合面上产生间隙。
还有,一般来说,为了确保芯相对壳体的密接性良好,芯由树脂材料构成,使芯的外径略大于壳体的内径。但是,若由于制造误差使芯的外径过大,则芯收纳在壳体内被压缩时,芯的外周面附近的空孔会受到压塌,由此,有时工作流体的流动受阻,冷却性能会下降。
对此,在下述专利文献2(特开2011-190996号公报)中,提出一种方法,在芯的内周面上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内侧槽,当芯收纳在蒸发器的壳体内时,内侧槽闭合地变形,因此,即使芯的外径尺寸产生制造误差,也可以防止在外周面附近的空孔的压塌。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994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2011-1909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以往提出的种种对策是为了确保芯相对壳体的良好密接性和工作流体的顺畅流动。但是,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在芯的外表面上形成金属图案,或在芯的内周面上形成内侧槽的对策,任何一种都会使芯的加工变复杂,制造成本变高,这成为课题。再有,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芯中,担心若内侧槽的尺寸精度低,则当芯收纳在壳体内时,芯的变形成为不均匀,芯相对壳体的接触局部成为不充分,使热传导效率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芯为环路型热管的芯,该环路型热管包括:
蒸发部,从外部吸收热量,使得工作流体从液相蒸发成气相;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1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设备
- 下一篇:铝挤型热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