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配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5645.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针;何彪;陈威;岳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7/26;H02H7/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盒体 控制板 智能配电装置 栅栏式 侧板 垫块 继电器 底板 电量传感器 矩形连接器 螺纹定位孔 功能要求 接口电路 控制电路 立式放置 连接侧板 四角位置 智能配电 螺栓 镂空 断路器 接触器 侧盖 紧固 内端 内腔 配电 上凸 焊接 供电 输出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装置,其代替断路器,满足智能配电管理的功能要求。其包括控制盒体、侧板及PCBA控制板,所述控制盒体包括底板、顶板、一侧板和两端板,所述控制盒体的其中一镂空侧盖装有连接侧板,所述控制盒体的侧板的内端面的四角位置分别焊接有第二垫块,所述PCBA控制板立式放置于所述控制盒体的内腔内,所述PCBA控制板的四角分别通过螺栓紧固于所述第二垫块对应位置的螺纹定位孔,所述PCBA控制板由继电器/接触器、电量传感器、控制电路部分和对应的接口电路组成,所述控制盒体的顶板上设置有上凸的栅栏式端子、矩形连接器,所述栅栏式端子用于智能配电装置供电输入与配电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电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配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配电装置一般由断路器构成。通过手动控制断路器开关给用电设备配电。配电支路通过断路器自带的漏电或过载功能进行保护,其以人工直接操作为主,无法实现计算机智能管理。我国厢式车辆及方舱现有的配电装置结构形式相对单一,对于较复杂的逻辑控制实施比较困难,且难以进行配电支路的智能管理,而随着微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计算机可靠性水平大幅提高,智能配电管理系统应用产生,对配电装置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手动控制装置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装置,其代替断路器,满足智能配电管理的功能要求。
一种智能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盒体、侧板及PCBA控制板,所述控制盒体包括底板、顶板、一侧板和两端板,所述控制盒体的其中一镂空侧盖装有连接侧板,所述控制盒体的侧板的内端面的四角位置分别焊接有第二垫块,所述PCBA控制板立式放置于所述控制盒体的内腔内,所述PCBA控制板的四角分别通过螺栓紧固于所述第二垫块对应位置的螺纹定位孔,所述PCBA控制板由继电器/接触器、电量传感器、控制电路部分和对应的接口电路组成,所述控制盒体的顶板上设置有上凸的栅栏式端子、矩形连接器,所述栅栏式端子用于智能配电装置供电输入与配电输出,主控设备将包含有配电指令的控制线缆通过矩形连接器连接至PCBA控制板中的控制电路部分,控制电路接受配电指令,控制继电器/接触器的通断实现配电输出。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顶板、一侧板和两端板通过氩弧焊焊接组成所述控制盒体;
所述控制盒体对应于所述连接侧板的的对应侧位置的四角分别焊接有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上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定位孔,所述连接侧板盖装于所述控制盒体的对应侧、通过螺栓紧固于所述第一垫块对应位置的螺纹定位孔;
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外凸于对应端的端板,对应于所述底板的外凸端板的部分分别设置有固装定位孔,所述固装定位孔用于固装所述控制盒体。
采用本发明后,该智能配电装置安装于方舱产品上,在正常供电情况下,通过主控设备控制智能配电装置的保护参数(电压、电流值)进行配电支路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智能配电装置实时性能良好,能够实现配电支路的集中管理和远程控制,满足智能配电管理功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去除连接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控制盒体1、侧板2、PCBA控制板3、底板11、顶板12、侧板13、端板14、连接侧板4、第二垫块5、栅栏式端子6、矩形连接器7、第一垫块8、固装定位孔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5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