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鱼的冷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7906.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4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发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市钦州港高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B4/09 | 分类号: | A23B4/09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周兆阳 |
地址: | 535008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鱼 冷藏 浸泡 水产品加工 无菌袋包装 低温冻藏 保鲜液 冰冻 捞出 沥干 肉质 鲜度 制备 密封 无毒 新鲜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黄鱼的冷藏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新鲜黄鱼用碎冰冻死,然后将黄鱼浸泡在保鲜液中,浸泡10‑20min,捞出,沥干后用无菌袋包装密封后置于4℃下冷藏。通过本发明方法冷藏黄鱼,无需低温冻藏黄鱼,有效保护黄鱼肉质鲜度,操作简单且成本低,绿色无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黄鱼的冷藏方法。
背景技术
黄鱼又名黄花鱼,是海鱼中较普通的鱼种。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每年三四月未开雷前黄花鱼大量上市,有时价值极贱,虽贩夫走卒、贫困人家,也要称二斤来尝尝,或熏或炸,到处可见。一闻雷声,鱼沉海底,捞网不易,鱼价也随之增高了。黄花鱼有“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大黄鱼又称大鲜、大黄花、桂花黄鱼。小黄鱼又称小鲜、小黄花、小黄瓜鱼,大黄鱼肉肥厚但略嫌粗老,小黄鱼肉嫩味鲜但刺稍多。黄鱼食性较杂,主要以鱼虾为食。以我国舟山渔场产大黄鱼最出名。是没有鳞的海鱼。它的形状像鲟鱼,色灰白,它的背部有三行骨甲,鼻上长有胡须,它的嘴靠近颔下,尾部有分叉。它生长在深水处。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延缓衰老,并对多种癌症有防治功效。黄鱼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者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饭馆所用的以大黄鱼为多。海鱼离水便死,不像江河湖塘的鱼可以吃到活的,所以海鱼务求新鲜。目前,国内对水产品保鲜的方法主要有辐照技术和低温保藏技术等,研究报道如冷冻虾仁辐照保鲜研究、辐照灭菌对鱿鱼品质的影响、涂膜微冻、冰温气调等。辐照技术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国内常用的低温冻藏技术所需设备简单、费用低,能有效延长黄鱼保鲜期,但操作的技术性要求高,特别是对温度的控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冰晶对细胞的损伤。且微冻鱼解冻后组织复原的情况很差,细胞吸水不充分,肌肉组织破损严重,细菌更易侵入和增殖。近年来,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的情况下,研究无污染且对人体无害的保鲜方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黄鱼的冷藏方法,该方法无需低温冻藏黄鱼,有效保护黄鱼肉质鲜度,操作简单且成本低,绿色无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黄鱼的冷藏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新鲜黄鱼用碎冰冻死,然后将黄鱼浸泡在保鲜液中,浸泡10-20min,捞出,沥干后用无菌袋包装密封后置于4℃下冷藏。
本发明所述保鲜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银花25-50份,布渣叶15-30份,三白草8-20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保鲜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银花40份,布渣叶23份,三白草14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保鲜液制备方法为:将山银花、布渣叶和三白草混合均匀,粉碎,加入它们重量15-25倍水,加热煮沸后,保持15-20min,过滤,得到第一次过滤液,再加入滤渣重量8-12倍水,加热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5-8min,过滤得到第二次过滤液,将第一次过滤液与第二次过滤液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可。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山银花、布渣叶和三白草粉碎至50-100目。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保鲜液制备方法中,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活性炭过滤。通过活性炭过滤,使得保鲜液不会影响黄鱼的口感和外观。
本发明的保鲜液原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市钦州港高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钦州市钦州港高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7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