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荆芥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6611.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希尔盖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李中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荆芥 栽培 病虫害 防治 方法 | ||
1.一种荆芥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地整地、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留种六个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荆芥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参数如下:
1.选地整地:选择砂质壤土种植为佳,地势以阳光充足的平坦地为好;对选好的地深耕25厘米以上,然后耙平整细,结合整地施入适量的有机肥作基肥,每亩可施腐熟厩肥或堆肥1000~1500公斤,翻入土中;
2.繁殖: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夏季直播而春播采用育苗移栽;
(1)直播:5~6月麦收后立即整地作畦,按行距25厘米开0.6厘米深的浅沟;种子用温水浸4~8小时后与细沙拌匀,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挡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子0.5千克;
(2)育苗移栽:春播宜早不宜迟;撒播,覆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稍加镇压,并用稻草盖畦保湿;出苗后揭去覆盖物,苗期加强管理;苗高6~7厘米时,按株距5厘米间苗;5~6月苗高15厘米左右时移栽大田,株行距为15厘米×20厘米;
3.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出苗后及时间苗,直播者苗高10~15厘米时,按株距15厘米定苗,移栽者要培土固苗;
(2)中耕除草:结合间苗进行,中耕要浅,以免压倒幼苗;撒播者,只需除草;移栽后,视土壤板结和杂草情况,中耕除草l~2次;
(3)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追施磷、钾肥;苗高10厘米时,每亩追施人粪尿1500千克;20厘米高时施第二次;第三次在苗高30厘米以上时,每亩撒施腐熟饼肥60千克,并配施少量磷、钾肥;
(4)排灌:幼苗期经常浇水,以利生长;成株后抗旱能力增强,但忌水涝,故如雨水过多,及时排除积水;
4.病虫害防治
(1)茎枯病:为害茎、叶和花穗;防治方法:清洁田园,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每亩用200千克堆制的菌肥耙入3~4厘米的土层;
(2)虫害:有地老虎、银纹夜蛾等,危害根和叶,防治方法:用适量的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或采用生物防治;
5.采收与加工
春播者,当年8~9月采收;夏播者,当年10月采收;秋播者,翌年5~6月才能收获;当花穗上部分种子变褐色,顶端的花尚未落尽时,于晴天露水平后,用镰刀从基部割下全株,晒干,即为全荆齐;如只收花穗,称荆齐穗,去穗的秸秆称荆芥秸;全荆芥以色绿茎粗、穗长而密者为佳;荆芥穗以穗长、无茎秆、香气浓郁、无杂质者为佳;
6.留种
秋季收获前,在田间选择株壮、枝繁、穗多而密、又无病虫害的单株作种株;收种时间须较产品收获晚15~20天;当种子充分成熟、籽粒饱满、呈深褐色或棕褐色时采收,晾干脱粒,除杂,置布袋中,悬挂于通风干燥处贮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希尔盖森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希尔盖森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66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