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试样测试用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6487.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5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军;李阳阳;司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失稳 挡板 表面结构 试样测试 弯曲变形 工装 贴合 压缩测试 工装技术领域 力学性能测量 侧面接触 固定结构 固定一体 压缩试验 适配 侧面 测试 | ||
本发明涉及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样测试用工装,所述试样上具有待测表面结构,试样测试用工装包括:防失稳组件,包括防失稳挡板,防失稳挡板设置在试样在压缩测试中易发生弯曲变形的两侧,且防失稳挡板与试样的侧面接触的表面具有与待测表面结构相适配的表面结构,以使防失稳挡板与试样贴合,防失稳组件还包括固定结构,以将贴合的防失稳挡板与试样固定一体,这样在对试样进行压缩试验时,试样的在压缩测试中易发生弯曲变形的两个侧面上由于受到与之贴合的防失稳挡板的限定,从而避免了试样在测试时发生弯曲变形,提升了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量时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样测试用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夹芯结构作为一种可提高弯曲强度、降低重量的复合材料,通过将受到的剪切力从表皮层传向内层,使两个表皮层在静态和动态载荷下都能保持稳定,并且吸收冲击能来提供抗破坏性能,使得在相同负荷能力下要比实体层状结构轻好几倍,同时能够降低单位体积的成本、削弱噪音与震动、增加耐热、抗疲劳和防火性能等。
在风电领域风电用叶片中,叶片的腹板和壳体等部分也会使用夹芯结构以降低叶片的质量和成本,同时提高疲劳强度等相关性能。但是目前,由于叶片壳体和厚度不非等厚度的产品,因而会应用到不同厚度的夹芯结构,这样不同芯材厚度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若是放任不处理,则会造成此处增强材料的应力集中和树脂富集,降低叶片的疲劳寿命,造成破坏甚至断裂。由此现有技术中会在不同厚度芯材之间的过渡区域铺放三棱柱芯材形成倒角,使得芯材间能够平稳的过渡,降低应力集中和树脂富集可能带来的叶片断裂的风险。
现有技术中,对于在不同厚度芯材的过渡区域铺放三棱柱芯材形成的倒角,以及倒角大小的变化对叶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目前并无相关的记载。而如果需要对此进行检测,采用常规的压缩测试装置对叶片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需通过夹具夹紧叶片试样不同厚度的两端,然后通过压缩测试装置施加压缩载荷,进而获得叶片试样的相关力学性能参数,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叶片试样的侧面存在倒角,并且叶片试样两端之间的长度较长,从而在目前压缩测试装置的压缩载荷作用下叶片试样会发生失稳以及弯曲变形的问题,进而无法准确地测量出不同厚度差下,倒角大小的变化对叶片力学性能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样测试用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具有倒角的叶片试样等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样测试用工装,试样上具有待测表面结构,具体可以为倒角试样上具有待测倒角,待测表面结构处于试样的在压缩测试中易发生弯曲变形的两相对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该待测倒角在测试时容易因倒角试样弯曲变形导致测试不准,试样测试用工装包括:防失稳组件,包括防失稳挡板,防失稳挡板设置在试样在压缩测试中易发生弯曲变形的两侧,且防失稳挡板与试样的侧面接触的表面具有与待测表面结构相适配的表面结构,以使防失稳挡板与试样贴合,防失稳组件还包括固定结构,以将贴合的防失稳挡板与试样固定一体。
进一步地,防失稳挡板上设有对试样进行冷却的冷却结构。
进一步地,冷却结构包括:开设在防失稳挡板与试样相贴合的侧面上的若干散热孔。
进一步地,冷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防失稳挡板上的若干冷却通道接口,防失稳挡板在冷却通道接口之间形成有冷却通道,散热孔与冷却通道接通。
进一步地,冷却通道接口适于与空气压缩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冷却结构包括设置在防失稳挡板内的冷却通道,以及设置在防失稳挡板上的与冷却通道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接口及冷却介质出口接口。
进一步地,防失稳组件还包括固定挡板,固定挡板设置在防失稳挡板远离试样的一侧,对防失稳挡板进行加强。
进一步地,防失稳挡板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和/或固定挡板采用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6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材料拉扭破坏应力及破坏面方向的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接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