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6279.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阮琳;李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7/18 | 分类号: | H02K7/18;H02K16/04;H02K9/20;F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蒸发 冷却 装置 余热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余热发电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为发热元件冷却的同时回收余热来发电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功率设备的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IT行业的服务器以及计算机也设计的越来越紧凑,计算能力不断提高。伴随这些进步而来的是发热元件的热流密度不断提高,散热瓶颈越来越成为限制技术进步的巨大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在风冷、水冷等传统冷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名为蒸发冷却的冷却技术。该技术具有能耗极低、静音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热流密度的大型电子设备。该技术已经发展出了浸泡式、贴壁式以及喷淋式等多种实现形式。
然而,尽管以上种种专利都已经实现了高效节能的冷却目的,功率设备耗散的热量仍然是白白地排放出去。如果能够收集这些余热,将其变为电能重复利用,蒸发冷却系统的效率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回收部分余热转变为电能供其他用电设备使用,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补充现有蒸发冷却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包括:
冷凝器、蒸气发生装置、发电装置、循环主管路;其中,所述循环主管路将冷凝器、蒸气发生装置和发电装置串联成回路,且冷却介质依次从冷凝器流入蒸气发生装置和发电装置,再返回至冷凝器;
所述冷凝器,分别连接所述循环主管路的入口、出口和冷却水的入口、出口;所述冷凝器用于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
所述蒸气发生装置,包括发热元件与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内部具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设备与发热元件进行换热,同时产生蒸气;所述发电装置利用产生的蒸气发电。
进一步的,所述蒸气发生装置与所述发电装置之间串联再热器,再热器与发热元件中的高温部件紧密结合。
进一步的,在循环主管路上还设置有回热管路,所述回热管路与所述蒸气发生装置并联。
进一步的,在循环主管路上还设置有发电机保护管路,所述发电机保护管路与所述发电装置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发电机、整流器和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为盘式永磁发电机,其设有三个独立腔室:中间腔室、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中间腔室中包含有转子、左侧定子和右侧定子,所述左侧定子和右侧定子上均设有定子绕组,为绕线结构;所述中间腔室连接排气管和进气管,所述中间腔室还作为余热发电系统主回路的一部分,流过的过热蒸气推动所述转子旋转,使两侧定子绕组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通过定子引接线从两侧定子绕组引出至密封转接端子,进而引出发电机,进入所述整流器;所述左腔室和右腔室为定子冷却腔室,其出入口分别连接定子冷却出气管和定子冷却进液管;发电机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定子冷却进液管流入两个腔室,通过所述定子冷却出气管流出两个腔室,连接所述发电机的冷却回路为两侧定子绕组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由轴、磁钢、转子铁芯和叶片组成;转子通过所述轴被左侧定子和右侧定子轴向固定,转子铁芯嵌套在轴上,所述转子铁芯中设有若干孔洞以满足隔磁和轻量化的需求,所述磁钢为永磁材料,磁钢镶嵌在转子铁芯中构成磁极;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圆周上固定有叶片,当过热蒸气流入发电机中间腔室时,推动所述叶片旋转,带动转子旋转发电。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定子和右侧定子构成发电机的所述中间腔室的腔体和封盖;在左侧定子和右侧定子上的未设置线圈侧加装翅片以辅助定子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的冷却回路中设置发电机冷却用冷凝器。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的冷却回路与循环主管路公用的冷凝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在原有蒸发冷却装置上轻松改造,可与多种蒸发冷却装置相适应,回收系统废热,提高整体效率,具有便于安装实施,不破坏原有结构,节能高效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余热发电系统主干回路示意图;
其中,10-循环主管路,20-蒸气发生装置,30-发电装置,40-冷凝器;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蒸气发生装置的三种实现形式;图2a为浸泡冷却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喷淋冷却方案示意图;图2c为贴壁冷却方案示意图;
图3为包含再热器的余热发电系统主干回路示意图;
其中,50-再热器;
图4为包含调节管路的余热发电系统主干回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6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苹果树的高效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柚木种植成活率的苗木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