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6279.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阮琳;李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7/18 | 分类号: | H02K7/18;H02K16/04;H02K9/20;F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蒸发 冷却 装置 余热 发电 系统 | ||
1.一种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器(40)、蒸气发生装置(20)、发电装置(30)、循环主管路(10);其中,所述循环主管路(10)将冷凝器(40)、蒸气发生装置(20)和发电装置(30)串联成回路,且冷却介质依次从冷凝器(40)流入蒸气发生装置(20)和发电装置(30),再返回至冷凝器(40);
所述冷凝器(40),分别连接所述循环主管路(10)的入口、出口和冷却水管路的入口、出口;所述冷凝器(40)用于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
所述蒸气发生装置(20),包括发热元件与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内部具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设备与发热元件进行换热,同时产生蒸气;所述发电装置(30)利用产生的蒸气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发生装置(20)与所述发电装置(30)之间串联再热器(50),再热器(50)与发热元件中的高温部件紧密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循环主管路(10)上还设置有回热管路(70),所述回热管路(70)与所述蒸气发生装置(20)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循环主管路(10)上还设置有发电机保护管路(60),所述发电机保护管路(60)与所述发电装置(30)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30)包括依次连接的发电机(310)、整流器(320)和蓄电池(3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310)为盘式永磁发电机,其设有三个独立腔室:中间腔室、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中间腔室中包含有转子(3170)、左侧定子(3130)和右侧定子(3180),所述左侧定子(3130)和右侧定子(3180)上均设有定子绕组,为绕线结构;所述中间腔室连接排气管(3140)和进气管(3150),所述中间腔室还作为余热发电系统主回路的一部分,流过的过热蒸气推动所述转子(3170)旋转,使两侧定子绕组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通过定子引接线从两侧定子绕组引出至密封转接端子(3190),进而引出发电机,进入所述整流器(320);所述左腔室和右腔室为定子冷却腔室,其出入口分别连接定子冷却出气管(3120)和定子冷却进液管(3160);发电机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定子冷却进液管(3160)流入两个腔室,通过所述定子冷却出气管(3120)流出两个腔室,连接所述发电机(310)的冷却回路为两侧定子绕组进行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3170)由轴(31710)、磁钢(31720)、转子铁芯(31730)和叶片(31740)组成;转子通过所述轴(31710)被左侧定子(3130)和右侧定子(3180)轴向固定,转子铁芯(31730)嵌套在轴(31710)上,所述转子铁芯(31730)中设有若干孔洞以满足隔磁和轻量化的需求,所述磁钢(31720)为永磁材料,磁钢(31720)镶嵌在转子铁芯(31730)中构成磁极;所述转子铁芯(31730)的外圆周上固定有叶片(31740),当过热蒸气流入发电机中间腔室时,推动所述叶片(31740)旋转,带动转子(3170)旋转发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定子(3130)和右侧定子(3180)构成发电机的所述中间腔室的腔体和封盖;在左侧定子(3130)和右侧定子(3180)上的未设置线圈侧加装翅片以辅助定子散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310)的冷却回路中设置发电机冷却用冷凝器(830)或所述发电机(310)的冷却回路与循环主管路公用的冷凝器(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发生装置(20)的发热元件与冷却设备贴合,贴合面的间隙加入导热硅脂;所述蒸气发生装置(20)水平放置,或竖直放置,或倾斜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62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苹果树的高效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柚木种植成活率的苗木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