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岩溶区地质缺陷体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6069.4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5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耿彦生;刘彦军;肖剑;陈仕;初新云;禄苗苗;李宁;张海东;翟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1V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琳;陈英俊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岩溶 地质 缺陷 体检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岩溶区地质缺陷体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定所述岩溶区中包括待建隧道的检测区域;
通过所述无人机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航拍,以获取影像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影像信息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三维建模以得到三维场景,从而从所述三维场景中得出所述地质缺陷体的信息,
其中,所述岩溶区地质缺陷体检测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地质缺陷体的信息确定需要进行地表探测的区域;以及对需要进行地表探测的区域进行地表物探,以检测所述地质缺陷体的进一步的信息,
其中,所述影像信息的航向重叠度为75%-90%,旁向重叠度为70%-80%,所述影像信息的分辨率在3-5厘米的范围内,
其中,将地质缺陷体投影至待建隧道的埋深处,估测出所述地质缺陷体向下延伸到所述待建隧道的埋深处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区地质缺陷体检测方法,其中,所述地质缺陷体的信息包括所述地质缺陷体的位置、规模、性质和产状的一者或多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区地质缺陷体检测方法,其中,利用高密度电法进行所述地表探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区地质缺陷体检测方法,其中,进行地表物探的步骤包括:在地表沿所述待建隧道中线布设第一测线,沿所述第一测线对所述地质缺陷体进行地表物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缺陷体检测方法,其中,在地表垂直所述待建隧道中线布设第二测线,沿所述第二测线进行地表物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区地质缺陷体检测方法,其中,所述地质缺陷体为溶沟、岩溶裂隙带、岩溶漏斗、溶洞或暗河,所述无人机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倾斜摄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区地质缺陷体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为所述待建隧道的中心轴两侧分别小于或等于1000米的距离,所述检测区域的长度为所述待建隧道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方工业大学,未经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60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