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束电极电火花沉积修复与再制造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4633.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明;朱胜;徐安阳;赵阳;韩国峰;周超极;陈永星;邱六;张雨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馨 |
地址: | 100072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束 电极 电火花 沉积 修复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束电极电火花沉积修复与再制造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极控制系统、电源、保护气系统、用来进行电火花沉积和表面强化的集束电极系统和两极间压力检测控制系统,所述集束电极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电火花沉积单元,每个电火花沉积单元上设置一个相应的电极;所述两极间压力检查控制系统,通过检测两极之间的压力,采用脉冲或者持续加持的方法,对沉积修复层和强化层进行磨削修整;所述集束中单个电极形状为丝状或管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火花沉积技术,尤其是对损伤零件的修复强化一体化再制造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集束电极电火花沉积修复与再制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火花沉积技术是利用两极(导电集束电极与零件表面)之间脉冲放电时极间产生的以上的高温熔化或气化电极材料,使熔融的电极材料在电磁力、重力、离心力等的作用下,过渡沉积到零件表面,在零件表面生成所需的沉积层,提高表面硬度及表面质量。
现有技术中,对导电零件进行集束电极电火花沉积以生成单一涂层和原位生成强化涂层为主,尚未有利用集束电极进行电火花沉积—强化一体化对损伤零件进行修复再制造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束电极电火花沉积修复与再制造方法,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成本低廉、加工过程足够稳定,并具有可制备某些特殊性能表面膜层,能有效提高零件表面质量和性能,实现对损伤零件的修复再制造,使再制造零件质量达到甚至超过新品零件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集束电极电火花沉积修复与再制造方法,其包括:
修复步骤:将需要修复的零件置于电火花沉积装置,在电极和所述零件之间接入脉冲电源,进行电火花沉积,使所述电极融化来填充所述零件的损伤部位和超差部位;
其中,所述电火花沉积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电火花沉积单元,每个电火花沉积单元上设置一个相应的电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为金属材料及其合金、半导体、导电陶瓷之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对金属零件进行修复的方法还包括
强化步骤:选用相应的强化材料做强化电极,熔化电极材料,过渡沉积到零件表面,生成特种材料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强化步骤中,还包括
通过向所述强化电极放电区域喷入强化介质,利用放电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使强化介质与熔融的零件表面材料及电极材料发生反应,形成合金强化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强化介质可以为气态、液态或气液混合态甚至是固态粉末的单或多元介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强化材料为金属材料及其合金、半导体、导电陶瓷之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集束电极电火花沉积修复与再制造装置,包括电极控制系统、电源、保护气系统及用来进行电火花沉积和表面强化的集束电极系统,所述集束电极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电火花沉积单元,每个电火花沉积单元上设置一个相应的电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集束电极电火花沉积修复与再制造装置还包括两极间压力检测控制系统,所述两极间压力检查控制系统,通过检测两极之间的压力,采用脉冲或者持续加持的的方法,对沉积修复层和强化层进行磨削修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集束中单个电极形状为丝状或管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4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