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土尾矿烧结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3521.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闫传霖;崔效华;张月峰;赵春光;温海滨;王宗源;高波;常浩然;刘浩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8 | 分类号: | C04B33/138;C04B33/135;C04B38/06;C04B18/0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鹏 |
地址: | 25001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土尾矿 烧结陶粒 制备 铝土矿 固体废弃物 烧结型陶粒 污染排放 火山灰 吸水率 生产成本 节约 制造 土地 | ||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铝土尾矿烧结陶粒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土尾矿烧结陶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铝土尾矿的固体废弃物和火山灰为主要原料所制造的烧结型陶粒优于国家标准,具备强度高、吸水率低等良好性能,既发展了铝土矿的循环经济,节约了土地,减少了污染排放,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土尾矿烧结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铝土资源较为丰富,为氧化铝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铝土矿在选矿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尾矿。这些尾矿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而且尾矿中含有大量的有用资源,长期堆放是对资源的浪费。
目前,已有利用金属尾矿烧制陶粒的研究,但是使用铝土尾矿添加辅助材料研制高性能建筑陶粒仍是一大难题。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土尾矿烧结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铝土尾矿烧结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铝土尾矿烧结陶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铝土尾矿46~64份,火山灰22~42份,煤粉3~5份,水25~35份。
所述的铝土尾矿为铝土矿选矿后剩余的尾矿,火山灰为火山口附近被分解为细微颗粒的固体石块和熔浆;铝土尾矿与火山灰的含水率均小于15%,粒径均小于0.08mm。
本发明铝土尾矿烧结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铝土尾矿,火山灰,煤粉和水按配比计量并混合均匀后制备成生料球;
(2)将生料球在烘干箱中烘干;
(3)将烘干后的生料球置于煅烧炉中进行预热、烧结、冷却;
(4)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即可得到烧结型陶粒。
所述步骤(1)中,将铝土尾矿和火山灰烘干至恒重,并将烘干后的铝土尾矿和火山灰粉磨至粒径小于0.08mm;然后,将过筛后筛下的铝土尾矿、火山灰和煤粉分别称取一定重量后放入搅拌机中预搅拌均匀;取一定量的水加入已预搅拌均匀的原料中,继续搅拌均匀后制备成生料球。
所述生料球的粒径为直径5~15mm,含水率为15%~30%。
更优的,生料球的粒径为10mm。
所述步骤(2)中,将生料球在105℃烘干箱中烘干3~5小时。
所述步骤(3)中,预热温度为400℃~600℃,预热时间20~30分钟;烧结温度为1050℃~1280℃,烧结时间20~30分钟;炉内冷却温度在400~600℃时出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铝土尾矿烧结陶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铝土尾矿的固体废弃物和火山灰为主要原料所制造的烧结型陶粒优于国家标准,具备强度高、吸水率低等良好性能,既发展了铝土矿的循环经济,节约了土地,减少了污染排放,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铝土尾矿烧结陶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铝土尾矿46~64份,火山灰22~42份,煤粉3~5份,水25~3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3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装饰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瓷器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