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注塑机自动上料系统的抓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3420.4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7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就;李伟;叶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42;B25J15/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江金城;杨晓松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注塑 自动 系统 抓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注塑机自动上料系统的抓取装置,包括主框架、抓取部分和驱动部分。本方案安装在上料机械手的末端,通过旋转气缸来驱动抓取部分,使抓取部分内的两组传动轴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配合共同将金属构件抓起;当上料机械手驱动抓取装置移动到注塑模具正上方后,旋转气缸驱动两组传动轴反转,使第一夹爪向外分开,金属构件由于自重垂直下落到注塑模具对应的孔位当中;注塑完毕后,上料机械手驱动抓取装置来到注塑模具正上方,旋转气缸驱动内侧的两根传动轴,使传动轴上的两个第二夹爪之间相互靠近并将注塑成品夹紧并提起,最后送到成品收集箱内。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日后维护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式注塑机自动上料系统上的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工艺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在注塑由金属和塑胶两种材料组成的零件时,需要人工将金属构件逐个放入注塑模具中,注塑成型后从模具中取出并放入成品收集箱内。在传统注塑工艺中,上述取料和放料过程均由人工操作,因此当注塑的金属构件较多时,需要重复取料和放料动作的次数就越多,工人劳动的强度就越大,效率越低;同时,每个金属构件放入模具的位置有误差,注塑成型的成品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证。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抓取牢固、平稳的用于立式注塑机自动上料系统上的抓取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立式注塑机自动上料系统的抓取装置,该抓取装置主要用于将多个金属构件一次抓取并放入注塑模具中,待注塑完毕后,又从注塑模具中抓取注塑成品并将其投入收集箱。该抓取装置的结构主要包括与机械手固定连接的主框架、用于抓取和释放物料的抓取部分、以及驱动抓取部分的驱动部分。所述主框架与自动上料机械手固定连接,由机械手驱动主框架及整个抓取装置执行抓取操作。所述抓取部分安装在主框架的底部,所述驱动部分安装在主框架上,与抓取部分传动连接,从而实现驱动抓取部分将构件抓取或释放。
具体的,所述抓取部分包括传动轴、驱动传动轴旋转的传动齿轮、用于夹取金属构件的第一夹爪、用于夹取注塑成品的第二夹爪、以及用于间隔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轴套。所述传动轴设为四根,其中有一根比其他三根长,称为长传动轴,其余三根一样长的称为短传动轴,四根传动轴依次并排设置在主框架上,并通过轴承与主框架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分别设置在四根传动轴的一端,并与传动轴键连接,四根传动轴之间通过传动齿轮啮合连接,当驱动长传动轴转动时,另外三根短传动轴也同时并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均安装在传动轴上,并通过轴套间隔。位于外侧传动轴的若干个第一夹爪与相邻内侧传动轴上的若干个第一夹爪之间对称安装,且第一夹爪上设有向内弯曲的用于夹取金属构件的第一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夹爪位于两根内侧传动轴的中部,有2个且对称安装,第二夹爪上设有向内弯曲的用于夹取金属构件的第一弧形结构和向外弯曲的用于夹取注塑成品的第二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夹爪上的第一弧形结构与第一夹爪的第一弧形结构相对。
具体的,所述驱动部分包括旋转气缸、气缸安装板、大齿轮、以及小齿轮。所述旋转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板上,所述气缸安装板固定在主框架上。所述大齿轮固定安装在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由旋转气缸带着大齿轮转动。所述小齿轮安装在其中一根传动轴的另一端上,具体的,所述小齿轮安装在长传动轴上,且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传动,从而使旋转气缸通过大齿轮和小齿轮来驱动长传动轴转动,实现构件的抓取和释放。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金属构件在夹取时的对中和定位效果,本发明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第一弧形结构末端均设有V形槽,夹取时,V形槽的槽口卡在金属构件上,使金属构件在抓取和释放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姿势,从而避免晃动、歪斜情况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抓取部分对金属构件的抓取效率,获得更好的定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34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手柄的包胶工艺
- 下一篇:注塑组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