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纳米阻燃包带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3103.2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1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周敏玉;张云芳;徐鹭鹭;毕乃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腾飞电缆电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8;H01B7/29;H01B7/295;H01B13/00;H01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纳米 阻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纳米阻燃包带及其制造方法。该阻燃包带采用玻璃纤维织布和纳米复合纤维织布作为基布,采用纳米阻燃胶体作为阻燃液,纳米阻燃胶体由以下组成:纳米增韧陶瓷粉;抗高温无卤固化剂;甲醛交联剂;MF甲醛缩合物分散剂;锑类阻燃剂;纳米硅胶;乙酸乙酯。本发明纳米增韧陶瓷粉和纳米硅胶给予包带耐火成壳性;锑类阻燃剂给予包带阻燃性;纳米增韧陶瓷粉给予包带强抗氧化性;MF甲醛缩合物分散剂和抗高温无卤固化剂给予包带均一性,使整个阻燃包带具有耐高温、抗氧化、阻燃性优,燃烧后形成耐火结壳等特性;本发明采用玻璃纤维高弹性针刺布和涤纶玻璃复合纤维织布作为基布,大大增大了整个包带的韧性、抗氧化性和耐高温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纳米阻燃包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电缆产业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为第二大产业。高铁、轨道交通产业正产生“跨越”式发展,使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对阻燃特种电缆市场产生了大量需求。由于其发展较快,加之我国阻燃、耐火材料研发基础薄弱,阻燃、耐火电缆的研发及与之相关联的核心材料发展较慢,出现了电线电缆阻燃耐火材料氧指数低、成壳性能差、电缆综合阻燃性能低、长期耐高温抗氧化差、不具备阻燃、耐火双重性能等关键瓶颈问题。国内外的主要生产厂家的相关产品难以满足我国高铁线缆材料高性能要求。因此发明一种同时具备抗氧化性、阻燃、耐火性能的阻燃耐火材料,满足高铁、机车高性能电缆及特种装备电缆的内层绕包工艺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纳米阻燃包带及其制造方法,该阻燃包带具有耐高温、抗氧化、阻燃性优,燃烧后形成耐火结壳等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氧化纳米阻燃包带,采用玻璃纤维织布和纳米复合纤维织布作为基布,采用纳米阻燃胶体作为阻燃液,所述纳米阻燃胶体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纳米增韧陶瓷粉36%-49%;抗高温无卤固化剂0.5%-1%;甲醛交联剂0.5%;MF甲醛缩合物分散剂1%-2%;锑类阻燃剂4%-5%;纳米硅胶5%-10%;乙酸乙酯40%-45%。
为了取得更好的阻燃性和抗氧化性,所述玻璃纤维织布为玻璃纤维高弹性针刺布;所述纳米复合纤维织布为涤纶玻璃复合纤维织布,所述涤纶玻璃复合纤维织布采用75d-150d的涤纶长丝作为经纱,密度为30-40根/cm,采用45支2股的玻璃纤维作为纬纱,密度为15-20根/cm。
可选的,所述抗高温无卤固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固化剂,所述锑类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抗氧化纳米阻燃包带,采用纳米阻燃胶体作为阻燃纳米涂层,纳米阻燃包带中的纳米增韧陶瓷粉和纳米硅胶给予包带良好的耐火成壳性;锑类阻燃剂给予包带良好的阻燃性;纳米增韧陶瓷粉同时给予包带强抗氧化性;MF甲醛缩合物分散剂和抗高温无卤固化剂给予包带均一性,使整个阻燃包带具有耐高温、抗氧化、阻燃性优,燃烧后形成耐火结壳等特性。
2、本发明一种抗氧化纳米阻燃包带采用玻璃纤维高弹性针刺布和涤纶玻璃复合纤维织布作为基布,大大增大了整个包带的韧性、抗氧化性、阻燃性和耐高温能力。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抗氧化纳米阻燃包带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通过原位聚合法得到纳米增韧陶瓷结壳,通过粒径100-300目的粉碎机将纳米增韧陶瓷结壳粉碎得到所述纳米增韧陶瓷粉;
二、按质量百分比将36%-49%的纳米增韧陶瓷粉、0.5%-1%的抗高温无卤固化剂、0.5%的甲醛交联剂、1%-2%的MF甲醛缩合物分散剂、4%-5%的锑类阻燃剂、5%-10%的纳米硅胶和40%-45%的乙酸乙酯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纳米阻燃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腾飞电缆电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腾飞电缆电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3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综合控制电缆
- 下一篇:一种充电桩屏蔽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