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InS/ZnS量子点及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2342.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千;张芳梅;马品一;王兴华;孙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2 | 分类号: | C09K11/62;G01N21/64;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磷酸酶 量子点 荧光 检测灵敏度 抗干扰能力 量子点检测 硝基苯磷酸 激发波长 生化检测 线性关系 血清样品 样品要求 直接检测 吸收峰 检测 底物 水解 探针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生化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uInS/ZnS量子点及利用该量子点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方法。以CuInS/ZnS量子点做为碱性磷酸酶水解4‑硝基苯磷酸二钠体系中的探针,在λex/λem=405/588nm条件下测定荧光强度,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以及碱性磷酸酶与荧光强度的线性关系,得到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本发明制备的CuInS/ZnS量子点最佳激发波长为405nm,与PNP的最大底物吸收峰重叠,能够产生内滤效应,从而达到检测ALP的目的。检测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样品要求低,能够实现对血清样品的直接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量子点合成、分析化学、生化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uInS/ZnS量子点及利用该量子点作为纳米荧光探针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检测血清中ALP采用的方法是比色法,此法以4-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为底物,在ALP存在条件下,PNPP与ALP反应产生游离酚(对硝基苯酚PNP)和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经铁氰化钾氧化形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红色深浅与ALP活性成正比。在37℃条件下,每100mL血清与底物作用15分钟,产生1mg酚的ALP活性为1个金氏单位(U)。以蒸馏水调零点,在510nm处读取各管吸光度(紫外分光光度计)。该方法对样品需要量大,样品前处理复杂,灵敏度低,选择性差,抗干扰能力不足。由于临床样品(如全血)中的复杂组分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因此只能用于成分相对简单而显色又不易受到干扰的体系,检测前都需要对样品进行离心分离等预处理,并不能直接用于分析实际血液样品。底物溶液中不得含有酚类物质,血清样品需要量为100μL;检测下限未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对人血清进行测定,每测一个样品仅需20μl血清,检测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操作简便,可实现快速测定。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CuInS/ZnS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CuInS/Zn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可溶性铜源化合物、铟源化合物及巯基脂肪酸与水混合,调节pH值至8~10,得到混合液;
所述混合液中,Cu2+和In3+的摩尔比为0.015~0.045:0.015~0.120;Cu2+和In3+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巯基脂肪酸的摩尔比为0.03~0.06:0.24~0.90;
(2)搅拌条件下,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与硫源化合物混合,微波辅助加热使混合后溶液温度在4min以内升温至90~100℃,保持温度1~10min,得到含有CuInS核的反应液;
(3)待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冷却至低于50℃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锌源溶液和硫源溶液,在90~100℃下微波加热反应1~10min,得到CuInS/ZnS量子点。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铜源化合物为碘化铜或氯化铜,所述铟源化合物为醋酸铟或氯化铟,所述巯基脂肪酸为主链长度为2~8个碳原子的巯基脂肪酸。
步骤(2)中,所述硫源化合物为Na2S。
更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Cu2+的摩尔含量为0.015~0.045mmol;步骤(2)中,所述Na2S的摩尔含量为0.02~0.06mmol。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锌源溶液为Zn(Ac)2溶液,所述硫源溶液为Na2S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23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