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源OLED像素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0864.2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3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琴;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秉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王记明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oled 像素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源OLED像素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在短短的10余年时间内,平板显示已经迅速发展起来,并凭借着性价比的优势普及到各家各户。其中,液晶显示器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以高速迅猛的趋势向前发展。不可否认,液晶显示器具有低耗能,散热小,纤薄轻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缺点。另一种平板显示—OLED自2003年开始应用在数码相机、手机等数字产品上,与LCD相比,在厚度、抗震性、视角、耗能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并且可以将电路印刷在弹性材料上做成可以弯曲的柔软显示器,因而被很多人称之为“LCD的杀手”。
OLED器件按照其驱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PM-OLED(PassiveMatrixOLED,无源驱动)和AM-OLED(ActiveMatrixOLED,有源驱动)。PM-OLED要求发光器件的效率和亮度很高,使得PM-OLED无法满足高分辨率和大信息量显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源OLED像素驱动电路。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有源OLED像素驱动电路,包括MOS管T1、MOS管T2、MOS管T3、存储电容Cs、OLED像素,MOS管T1的栅极连接控制信号,MOS管T1的源级连接数据线;所述存储电容Cs一端连接MOS管T1的漏级,另一端连接MOS管T2的漏级;所述MOS管T2的栅极连接在存储电容Cs与MOS管T1连接的线路上,在存储电容Cs与MOS管T2连接的线路上连接有电源;所述MOS管T3的漏级连接MOS管T2的源级,所述MOS管T3的栅极连接控制信号,所述MOS管T3的漏级连接OLED像素的阳极,OLED像素的阴极接地。
进一步地,MOS管T1、MOS管T2、MOS管T3均采用IRFZ20。
进一步地,MOS管T1、MOS管T2、MOS管T3均采用IRFZ20F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两管电压型有源像素驱动电路,对电路各器件的参数进行了选择,对数据波动OLED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电路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起到了防止误电流的产生和对OLED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现有技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有源两管电压型像素驱动电路结构其中,扫描线(Vsel)为栅极选通信号线,数据线(Vdata)为数据信号线。T1为开关管,T2为驱动管,Cs为存储电容。有源两管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栅极选通信号为低电平时,像素被选通。T1管打开,进入线性工作状态。数据信号传到T2管的栅极,使T2管饱和,T2管的源漏电流驱动OLED发光,Cs开始充放电,Cs两端电压与数据信号相对应。当栅极选通信号为高电平时,像素未被选通。T1截止,数据信号无法到达T2的栅极。Cs继续维持T2饱和,驱动OLED发光。驱动电路能够正常工作的条件是:在选通时间内,开关管T1必须工作在线性工作状态。在整个帧周期内,驱动管T2必须工作在饱和状态。Cs的充放电时间必须要小于选通时间,这样才能使Cs在像素选通结束时,完成全部的充放电过程。考虑到翘曲响应、充电时间、开口率等因素,最终确定T1、T2管的宽长比10μm/10μm、25μm/20μm,电容Cs=115pF。
在选通期间内T1管打开,数据信号对电容Cs充放电,输入信号线可能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极短暂的波动,因为在选通时间内,OLED的电流直接反应了数据信号,那么OLED的电流也会发生瞬时变化,影响OLED发光亮度,导致输出数据的不准确性。更重要的是数据信号的波动过大,可能会给OLED带来巨大的电流,这会降低OLED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秉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秉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0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