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滑油制备用搅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9003.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1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安畅道路施救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陈宙;李莎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制备 搅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制备用搅拌方法,首先打开盖板,然后人们把基础油和添加剂通过进油口流入第一壳体内,然后人们关闭盖板,然后人们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二电机工作,第二电机工作时使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当搅拌一定时间后,人们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二电机停止工作,同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使第一次搅拌完成的混合物流入第二壳体,同时控制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通过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带动第一壳体旋转,使第二壳体旋转,第二壳体旋转把混合物洒出并落至集油板的上表面,然后混合物从出油口流至三角板的上表面,然后人们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同时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使第一壳体内的混合物流出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润滑油制备用搅拌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只要是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而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之功能,即为润滑油。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把添加剂添加入基础油内,然后通过叫混合装置把混合物搅拌均匀,现有的搅拌装置通常只有搅拌杆在搅拌器内搅拌,导致搅拌器内边角的混合物处于静止的状态,导致混合的效果不好,导致润滑油的效果不足,影响人们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制备用搅拌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搅拌装置通常只有搅拌杆在搅拌器内搅拌,导致搅拌器内边角的混合物处于静止的状态,导致混合的效果不好,导致润滑油的效果不足,影响人们正常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制备用搅拌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一驱动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上表面与主动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内表面与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套接在第一轴承内,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两个滑轮的底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滑轮的顶端均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搭接。
所述第一壳体下表面的中心处与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进油口,所述第一壳体对应进油口的位置设置有盖板,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底端与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第一壳体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和第二搅拌杆均位于第一壳体内。
所述第一壳体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与第一电磁阀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底端与第二横板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第二横板的外表面与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壳体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与第一电磁阀的底端相连通。
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位于集油板的上方,所述集油板的外表面与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油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集油板的中心位置,所述集油板位于三角板的上方,所述三角板的下表面与第一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板下表面的尺寸与第一壳体下表面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壳体的右侧面与第二电磁阀的一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机身通过第一固定板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安畅道路施救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吉安畅道路施救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9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催化耦合高级氧化体系
- 下一篇:基于行波法的电缆接头故障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