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7857.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梁乾;莫金竹;朱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天一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钟声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箱体 零件 自动 焊接 流水 生产线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包括工装台、一对限位装置和一对与所述限位装置配合将工件从四周夹紧固定的夹紧装置,一对所述限位装置相互平行分设于所述工装台上台面的两侧且能根据工件进行调整移动,一对所述夹紧装置相互平行分设于所述工装台上台面的两端且能根据工件进行调整移动。本发明的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能节省调整更换夹具的时间,适用于工装尺寸范围内的所有箱体工件,且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前期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焊接工作由最初的人工焊接逐渐转变为自动焊接,并出现了一系列焊接流水线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进行自动焊接前,仍需要人工对箱体零件进行组对定位焊才能进行后续的自动焊接工序。现今同类的箱体组对工装,多数采用更换限位装置、夹紧装置等的安装位置或更换夹具工装以适合同类型但外形尺寸变化较大工件的装夹和定位,采用这种形式的组对工装,当工件变化频繁时,会降低生产效率,且存在生产设备前期投入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节省调整更换夹具的时间、适用于工装尺寸范围内的所有箱体工件、且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前期投入成本的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包括工装台、一对限位装置和一对与所述限位装置配合将工件从四周夹紧固定的夹紧装置,一对所述限位装置相互平行分设于所述工装台上台面的两侧且能根据工件进行调整移动,一对所述夹紧装置相互平行分设于所述工装台上台面的两端且能根据工件进行调整移动。
上述的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装置导轨和多个用于对工件的侧面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导轨上且能沿第一限位装置导轨移动。
上述的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上设有用于将第一限位件固定锁紧的锁紧件。
上述的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优选的,一对所述限位装置中至少有一个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导轨,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导轨水平垂直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导轨设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导轨设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导轨上且能沿第二限位装置导轨移动。
上述的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优选的,一对所述限位装置中至少有一个还包括用于对工件的顶面进行限位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顶部,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铰接。
上述的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装置导轨、第二夹紧装置导轨和至少一个用于将工件的侧面夹紧固定的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导轨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夹紧件设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导轨上且能沿第一夹紧装置导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导轨垂直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导轨设置,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导轨设于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导轨上且能沿第二夹紧装置导轨移动。
上述的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优选的,所述夹紧件上设有用于将夹紧件固定锁紧的锁紧件,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导轨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夹紧装置导轨固定锁紧于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导轨上的锁紧件。
上述的用于箱体零件自动焊接流水生产线的组对工装,优选的,一对所述夹紧装置中至少有一个还包括第三夹紧装置导轨,所述第三夹紧装置导轨水平垂直于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导轨设置,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导轨设于所述第三夹紧装置导轨上且能沿第三夹紧装置导轨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天一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天一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7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