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的电池热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5998.X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史培龙;刘成清;赵轩;余强;黄榕;吴煜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热管理 发动机废气余热 发动机尾气余热 温差发电器 发电模块 电池包 发电 存储 温度调节模块 温度控制模块 发动机尾气 车载电池 储能装置 回收利用 节能减排 热能转换 使用寿命 热管理 电池 回收 | ||
1.一种基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包、温度控制模块以及温度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用于为电池热管理提供电能的发电模块,所述的发电模块包括用于将发动机尾气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温差发电器;
所述的电池包包括电池以及用于包裹电池的电池盒体(16),所述的电池盒体(16)具有夹层(17),在所述电池盒体(16)的夹层(17)内填充有相变材料,在所述电池盒体(16)的夹层(17)内还设置有用于冷却液循环以对电池进行升温或降温的导流管(18),在所述电池盒体(16)的一端设置有电池冷却液入口(19),在所述电池盒体(16)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池冷却液出口(20),在所述电池盒体(16)内侧靠近电池冷却液入口(19)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1),在所述电池盒体(16)内侧靠近电池冷却液出口(20)的位置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差发电器包括套设在尾气排气管外部的基体(1),所述基体(1)外侧套设有壳体(2),在所述基体(1)与壳体(2)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一导热硅胶片(3),隔热垫(4),第二导热硅胶片(5),在所述的隔热垫(4)上嵌设有温差发电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中设置有冷却液通道,该冷却液通道与冷却系统构成冷却液循环回路;所述的冷却液通道包括沿轴向分布在壳体中的导液槽(6),其中,冷却液在壳体(2)中的流动方向与排气管中的排气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差发电器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壳体(2)两端的端盖(7),所述的端盖包括第一端盖(7-1)以及与第一端盖(7-1)对称设置的第二端盖(7-2),在所述的第一端盖(7-1)上设置有用于将冷却液流入壳体(2)内部的冷却液入口(8),在所述的第二端盖(7-2)上设置有用于将冷却液排出壳体(2)的冷却液出口(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7)的内侧面设置有储液槽(10),端盖(7)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分流板(11),所述的分流板(11)上均匀分布有连通储液槽(10)和所述导液槽(6)的多组分流孔,其中,每一组均包括多个分流孔(12),且一组分流孔对应一个导液槽(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11)上所有分流孔(12)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的冷却液入口(8)或冷却液出口(9)的面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模块还包括第一DC/DC变换器、第二DC/DC变换器,其中,所述的第一DC/DC变换器将所述的温差发电器与储能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二DC/DC变换器将车内高压电路控制器与继电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控制模块包括整车控制器,所述的整车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储能装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整车控制器还通过CAN总线与电池管理控制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调节模块包括用于对发电模块提供低温冷却液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液压泵,所述的液压泵通过管路与电磁阀连接,所述的电磁阀通过管路与散热器连接,所述的散热器通过管路与发电模块连接;
所述的温度调节模块还包括用于对电池包提供低温冷却循环的第一降温系统,所述第一降温系统包括所述的液压泵,所述的液压泵通过管路与电子节温器连接,所述的电子节温器通过管路与第一二位三通阀连接,第一二位三通阀通过管路与第二二位三通阀连接,所述的第二二位三通阀通过管路与比例阀连接,所述的比例阀通过管路与电池包连接;
所述的温度调节模板还包括用于对电池包提供低温冷却循环的第二降温系统,所述的第二降温系统包括所述的液压泵,由液压泵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通过管路与所述的散热器连接,所述的散热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第二二位三通阀连接,所述的液压泵还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电子节温器连接,所述的电子节温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第一二位三通阀连接,所述的第一二位三通阀通过管路与第二二位三通阀连接,所述的第二二位三通阀通过管路与比例阀连接,所述的比例阀通过管路与所述电池包连接;
所述的温度调节模块包括用于对电池包提供加热循环的升温系统,所述升温系统包括所述的液压泵,所述的液压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子节温器,所述的电子节温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连接,所述的第一二位三通阀通过管路与PTC加热器连接,所述的PTC加热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连接,所述的第二二位三通阀通过管路与所述比例阀连接,所述的比例阀通过管路与电池包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9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的铅酸蓄电池回收方法
- 下一篇: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及其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