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车宽标记装置及机动车车宽标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4233.4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6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刘昕;王栋;刘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平;刘刚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B60Q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昕 |
地址: | 1581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车宽 标记装置 固定结构 镭射光线 投射 发射 机动车领域 行驶车辆 倒车镜 刮碰 夹持 吸附 拥堵 交通事故 应用 | ||
1.一种机动车车宽标记装置,应用于机动车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固定结构,用以分别夹持,或吸附于所述机动车上;
一对发射结构,所述发射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一一对应,所述一对发射结构分别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固定结构上,用以沿所述机动车倒车镜的外缘向所述机动车前进方向的地面投射至少一对镭射光线,相应的投射到地面的一对镭射光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机动车的宽度相同,以标记所述机动车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宽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动车的两侧倒车镜上,或
所述一对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的两侧,使所述发射结构投射的镭射光线透过玻璃投射至所述机动车前进方向的地面,或
所述一对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动车的仪表盘平台的两侧,使所述发射结构投射的镭射光线透过玻璃投射至所述机动车前进方向的地面,或
所述一对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动车两侧的前车灯上,或
所述一对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动车的后视镜上,使所述发射结构投射的镭射光线透过玻璃投射至所述机动车前进方向的地面,或
所述一对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动车的车顶外侧的支架的两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宽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为所述发射结构供电;
所述供电电源为所述机动车的供电电路,或所述供电电源为锂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宽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旋转部,所述发射结构通过所述旋转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可旋转的连接;
锁定部,设置于所述旋转结构上,用以锁定所述发射结构的旋转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宽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一对发射结构向所述机动车前进方向地面投射多对镭射光线时,所述机动车每一侧的所述镭射光线由近及远依次排列,每一条所述镭射光线透射到的地面的点均与相应一侧的所述机动车倒车镜的外缘向所述机动车前进方向地面延伸线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宽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摄像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上,或设置于所述机动车上,用以采集所述一对发射结构向所述机动车前进方向的地面投射的所述镭射光线的图像;
显示结构,用以显示所述摄像结构采集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宽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所述一对发射结构向所述机动车前进方向地面投射的镭射光线是否完全投射到地面;
报警单元,连接所述检测单元,当所述一对发射结构向所述机动车前进方向地面投射的所有的镭射光线没有完全投射到地面时,输出报警信号。
8.一种机动车车宽标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宽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以机动车两侧倒车镜的外边缘为基准,在所述机动车的前进方向地面标记出两条互相平行与所述外边缘延伸线重合的延伸线,两条延伸线之间的宽度与所述机动车的宽度相同;
S2.分别将一对固定结构夹持,或吸附于所述机动车上;
S3.调整每一个发射结构的投射角度,使所述一对发射结构向所述机动车前进方向的地面投射的所有镭射光线与所述两条延伸线分别相交,以表示所述机动车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平;刘刚,未经刘志平;刘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42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除汽车外后视镜并线盲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上下车踏步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