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拜耳插值拉链效应去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3401.8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2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亿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3/40 | 分类号: | G06T3/40;G06T5/10;G06T7/40;G06T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市广东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插 拉链效应 图像亮度分量 像素点 滤波 去除 彩色滤光片阵列 色度颜色空间 颜色空间变换 垂直边缘 低通滤波 平坦区域 色度分量 所在区域 图像误差 纹理类型 颜色分量 颜色空间 亮度域 逆变换 色度域 新图像 插补 突变 判定 平坦 图像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拜耳插值拉链效应的去除方法,拜耳插值是一种对彩色滤光片阵列各个像素点所缺少的颜色分量进行插补的装置,拉链效应是在拜耳插值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图像误差,本发明利用拉链效应在亮度域突变,在色度域平坦的特征,首先将拜耳插值后的RGB图像数据经过颜色空间变换转换到亮度‑色度颜色空间(如YUV,Lab等),然后逐个判定图像亮度分量像素点所在区域的纹理类型,如果为平坦区域则进行低通滤波,如果是水平或垂直边缘区域则分别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滤波,最后将滤波后的图像亮度分量与原色度分量组成新图像,再经过颜色空间逆变换,得到最终RGB图像。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拜耳插值产生的拉链效应,显著提高图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色滤光片阵列(CFA)颜色插补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全彩色数码图像在常见显示设备上显示时,一般每个像素会对应一组红、绿、蓝分量,然而,在单传感器图像采集系统中,传感器中的每个感光单元都会覆盖一种特定的颜色滤光片,由这些滤光片组成的阵列叫做彩色滤光片阵列(CFA),每个感光单元只负责采集其彩色滤光片所对应的一种色彩信息,单传感器系统得到的原始(RAW)数据中并没有完全包含每个像素位置所需的全部红、绿、蓝信息,因此,由该原始数据获取全彩色图像时,需要用到颜色插补装置。
在实际应用中,彩色滤光片阵列(CFA)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为拜耳(Bayer)阵列,由拜耳阵列类型的传感器得到原始图像数据称为拜耳图像数据,一般称由拜耳图像数据得到全彩色图像数据的方法为拜耳插值。目前,常见的拜耳插值方法有双线性插值方法、Hamilton & Adam边缘自适应插值方法等,这些方法在图像平坦区以及普通纹理区通常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在纹理密集区或高对比度边缘区这些方法往往会出现严重的拉链效应。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拜耳插值方法容易出现的拉链效应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拜耳插值拉链效应去除方法,本发明不同于传统的拉链效应去除方法,其处理的是拜耳插值后的图像数据,与具体的拜耳插值方法无关,即其可以用来去除任意拜耳插值方法所产生的拉链效应;一般地,图像拉链效应在图像的边缘区域较容易发生,且主要体现在亮度分量上,本发明利用图像拉链效应的这种特征提出,针对图像不同纹理区域做不同滤波的方法来去除拉链效应,该方法可以做到在最大限度保留图像细节的同时去除拉链效应;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公开范围,本发明公开范围还包含未在具体实施例中的各个方面。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拜耳插值拉链效应去除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拜耳插值后的RGB图像数据经过颜色空间变换转换到亮度-色度颜色空间,所述亮度-色度颜色空间是指可以将图像分解为亮度数据及色度数据的颜色空间,亮度-色度颜色空间可以由很多种,包括YUV颜色空间,Lab颜色空间等,所述YUV颜色空间,Y为亮度数据,U和V为色度数据,所述Lab颜色空间,L为亮度数据,a和b为色度数据。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述图像亮度数据,判定出每个像素点的区域纹理类型,所述区域的纹理类型包括:平坦区,水平纹理区,垂直纹理区。
步骤三,对步骤一所述图像亮度数据进行方向滤波,所述方向滤波为:对平坦区像素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对水平纹理区像素数据进行水平方向滤波,对垂直纹理区像素数据进行垂直方向滤波。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滤波后的图像亮度数据与步骤一所述图像色度数据组合成新图像,并根据步骤一所述颜色空间变换选择相应的颜色空间逆变换,得到最终的RGB图像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一种拜耳插值拉链效应去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包括具有拉链效应去除模块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亿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亿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34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