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3350.9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伟兴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D183/04;C09J163/00;C09J183/04;C08L71/00;C08L75/14;C08L63/10;B60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 聚碳酸酯 挡风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挡风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以及贴附在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两面的保护涂层组成;所述的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的厚度为1‑20mm;所述的保护涂层的厚度为0.1‑50μm;所述的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与保护涂层之间还设有粘合层,所述的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与保护涂层通过粘合层固接在一起,且所述的粘合层厚度为0.1‑10μm。本发明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制备原料价格便宜、易得,制备条件普通,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耐刮擦性和耐磨损性优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挡风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具有高抗冲性,良好的耐热性和优良的可加工性。该组合物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和电子电器元件等方面。有些时候为了适应不同的场合需求(如挡风玻璃)对透明度有一定的要求,然而目前聚碳酸酯的透明度较差,一般透明度在40-60左右,不能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求。
例如,塑料,如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由于其优异的耐冲击性、透明度和可塑性,目前用于各种汽车部件和构件(如B-填料、前灯、可开式汽车车顶等)的制备。汽车车窗组件提供了塑料新的使用,以便实现在花样/设计、重量减轻、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各种优势。
使用轻型塑料窗组件允许降低汽车的重心并且提供改善的燃料经济。而且,塑料窗组件可以在翻车时稳定地支撑乘客,从而改善乘客的安全性和总体车辆的稳定性。然而,聚碳酸酯表面具有很差的耐刮擦性和耐磨损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耐刮擦性和耐磨损性,主要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溅射、溶胶-凝胶三种方法在基板上形成作为硬度较高的涂层。然而,当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溅射、溶胶-凝胶方法时,均存在成本昂贵且现有技术中很难控制形成具有高质量的保护膜。鉴于此,如何提供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且制得的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耐刮擦性和耐磨损性优越的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制备成本高、且制得的挡风玻璃耐刮擦性和耐磨损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包括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以及贴附在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两面的保护涂层(组成;所述的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的厚度为1-20mm;所述的保护涂层的厚度为0.1-50μm;所述的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与保护涂层之间还设有粘合层,所述的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与保护涂层通过粘合层固接在一起,且所述的粘合层厚度为0.1-10μm。
优选的,所述的保护涂层由硅氧烷树脂、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按照质量比1:2混合所得。
优选的,所述的粘合层为由乙烯酸类树脂、氨基乙酸乙酯树脂、环氧树脂、硅酮树脂按照质量比为2:1:3:1经聚合反应形成的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还包括耐磨层;所述的耐磨层包覆在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的四周,对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进行锁边保护。
优选的,所述的耐磨层由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和聚醚丙烯酸酯按照质量比为1:1:2经辐射固化以后固接在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的四周。
一种PC聚碳酸酯挡风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挤出机按照模板制备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
步骤二:将乙烯酸类树脂、氨基乙酸乙酯树脂、环氧树脂、硅酮树脂经聚合反应形成的聚合物旋涂在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上形成粘合层得到附着有粘合层的PC聚碳酸酯透明玻璃基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伟兴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伟兴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3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型防锈袋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USBkey的可信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