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输电线路100Hz纯声反推单相导线声功率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8116.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0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路遥;万保权;张建功;干喆渊;谢辉春;张业茂;刘兴发;陈豫朝;刘震寰;李妮;倪园;周兵;赵军;刘健犇;王延召;万皓;张斌;黄锐;陈玉龙;胡静竹;李文福;刘华钢;余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00;G06F113/16;G06F1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输电 线路 100 hz 纯声反推 单相 导线 功率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输电线路100Hz纯声反推单相导线声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沿输电线路下方截面布置纯声监测点,对所述纯声的声压级进行测量,并获取对所述纯声的声压级进行测量时的降雨量;采用1/3倍频程,提取100Hz纯声分量,统计大雨降雨量条件下纯声的声压级对应的声压;根据所述输电线路的塔型及对地高度,计算距离系数;建立所述声压和所述距离系数的联立方程,通过求解方程获取纯声功率产生量所述声压和所述距离系数的联立方程,通过求解方程获取纯声功率产生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可听噪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输电线路100Hz纯声反推单相导线声功率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晕会造成电晕离子电流、电晕损耗、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多方面的后果,和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直接相关。而电压等级发展到特高压阶段,电磁环境问题已成为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必须考虑的重大技术问题。
由输电线路电晕产生的可听噪声主要包含两个主要分量,即“宽频噪声”和“纯声”。宽频噪声有频率极高的含量,主要由导线表面的正极性流注产生;“纯声”即嗡嗡声,是一种叠加在宽频带噪声之上的纯声,主要由辉光放电产生。
输电线路产生的“100Hz”纯声,在坏天气下比较突出,好天气下不明显。但是,当输电线路经过高海拔区域时,由于空气密度降低,导线起晕场强降低,“100Hz”纯声有增加的风险。同时,宽频带噪声的声压水平随着离线路的平方根而减小,大地反射对于宽频带噪声来说,可以忽略。而三相导线产生的纯声有1200的相位差,还有大地的反射作用,于是,纯声在地面上某些点增加,某些点又互相抵消,形成驻波,随离输电线路的距离振荡衰减。如果能掌握纯声的特性,探索纯声驻波的波峰避开民房的方法,将会有助于改善民房附近输电线路的声环境。
日本国内关于输电线路产生的纯声的投诉较多,日本的研究者提出了输电线路纯声计算的空间漫步模型,对电晕笼和单相试验线段的“嗡嗡声”进行了比较,对纯声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纯声产生量的计算公式和传播模型。但是,国外一般是通过电晕笼,直接测量单相导线的100Hz纯声的声功率产生量。这种做法的局限性在于:容易受到变压器产生的纯声的影响,并且不能完全反应实际运行的线路的表面状况。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以实现通过输电线路100Hz纯声反推单相导线声功率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输电线路100Hz纯声反推单相导线声功率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通过输电线路100Hz纯声反推单相导线声功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输电线路100Hz纯声反推单相导线声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沿输电线路下方截面布置纯声监测点,对所述纯声的声压级进行测量,并获取对所述纯声的声压级进行测量时的降雨量;
采用1/3倍频程,提取100Hz纯声分量,统计大雨降雨量条件下纯声的声压级对应的声压;
根据所述输电线路的塔型及对地高度,计算距离系数;
建立所述声压和所述距离系数的联立方程,通过求解方程获取纯声功率产生量。
优选地,所述大雨的降雨降至少为:6.5mm/h。
优选地,包括:所述建立所述声压和所述距离系数的联立方程,采用全局搜索算法,求解方程,获取纯声功率产生量。
优选地,所述沿输电线路下方截面布置纯声监测点,包括:
对于单回输电线路,至少布置2个监测点;
对于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至少布置3个监测点。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输电线路100Hz纯声反推单相导线声功率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8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过机器学习获取时序参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