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恶意电话号码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7908.2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1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王丹弘;刘钢庭;李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436 | 分类号: | H04M3/436;H04L29/0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恶意 电话号码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恶意电话号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话单数据获取恶意电话号码库中的每个主叫号码在采样周期内的通话特征,所述恶意电话号码库中存储有预先采集的被投诉的主叫号码在采样周期内的话单数据;
针对每一个号段组,根据该号段组内的各主叫号码之间的相似度,从该号段组内的各主叫号码中识别出若干个集团号码;其中,所述号段组内的各主叫号码具有相同的前N位号段,N为取值大于1的整数;所述号段组内各主叫号码之间的相似度是根据所述号段组内的各主叫号码的通话特征确定的;识别出的每个集团号码满足如下条件:一个集团号码至少与该号段组内的另一个集团号码之间的相似度高于设定阈值;
将从各号段组内识别出的集团号码添加至预设的呼叫拦截黑名单;
所述主叫号码的通话特征包括所述主叫号码在若干个不同的特征参数下分别对应的通话特征节点;以及
任意两个主叫号码之间的相似度根据如下方式确定:
针对每一种特征参数,确定两个主叫号码在该特征参数下分别对应的通话特征节点之间的相似度;
根据两个主叫号码在各特征参数下分别对应的通话特征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的累加值,确定该号段组内各主叫号码之间的相似度;
所述针对每一种特征参数,确定两个主叫号码在该特征参数下分别对应的通话特征节点之间的相似度,包括:
根据第一通话特征节点对应的各第一入链邻居节点与第二通话特征节点对应的各第二入链邻居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确定在该特征参数下所述第一通话特征节点与所述第二通话特征节点之间的相似度;
其中,所述第一通话特征节点为两个主叫号码中的第一个主叫号码在该特征参数下对应的通话特征节点;所述第二通话特征节点为两个主叫号码中的第二个主叫号码在该特征参数下对应的通话特征节点;所述第一入链邻居节点为所述恶意电话号码库中具有所述第一通话特征节点的主叫号码;所述第二入链邻居节点为所述恶意电话号码库中具有所述第二通话特征节点的主叫号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一个号段组,根据该号段组内的各主叫号码之间的相似度,从该号段组内的各主叫号码中识别出若干个集团号码,包括:
从该号段组内选取相似度高于设定阈值的两个主叫号码;
将选取的两个主叫号码作为集团号码添加至该号段组对应的集团号码集合中,并将选取的两个主叫号码从该号段组内剔除;
遍历该号段组内的各主叫号码进行集团号码的识别,并更新所述集团号码集合,具体包括:若当前选取的主叫号码与所述集团号码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团号码之间的相似度高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将该主叫号码作为集团号码添加至所述集团号码集合中以更新所述集团号码集合,并将当前选取的主叫号码从该号段组内剔除,从该号段组内选取下一个主叫号码进行集团号码的识别;若当前选取的主叫号码与所述集团号码集合中所有集团号码之间的相似度均低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从该号段组内选取下一个主叫号码进行集团号码的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预设的谱聚类算法,根据所述恶意电话号码库中的各非集团号码的通话特征,对各个非集团号码进行聚类,得到k类非集团号码、各类非集团号码的类中心,以及类中心对应的通话特征;k为取值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类中心的通话特征,识别各类非集团号码的危险级别;所述危险级别具体为如下任意一种:高度危险、中度危险、低度危险、危险待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危险级别为高度危险的所有非集团号码添加至所述呼叫拦截黑名单;
将危险级别为中度危险、低度危险和危险待定的所有非集团号码存储至预设的可疑号码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可疑号码库中的每个非集团号码,若指定的观察周期内该非集团号码未被投诉,则识别该非集团号码为正常号码;
若指定的观察周期内该非集团号码的危险级别被识别为高度危险或该非集团号码的危险级别被识别为中度危险的次数超过设定的次数阈值,则将该非集团号码添加至所述呼叫拦截黑名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79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