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位机智能拍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7438.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蔡懿鸣;李佳梦;韩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集将来传媒(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5B19/0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李晓星 |
地址: | 200086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位 发射接收器 活动载体 控制台 固定载体 轨道系统 拍摄对象 拍摄系统 马达控制模块 微处理器 惯性坐标 活动连接 摄像终端 移动马达 智能拍摄 转向马达 追踪定位 电连接 传感器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位机智能拍摄系统,包括控制台,以及电连接所述控制台的至少一个多位机轨道系统,所述多位机轨道系统包括轨道、活动连接在所述轨道上的多个活动载体、与各所述活动载体一一对应的多个固定载体,所述固定载体上设置有微处理器、第一RF射频发射接收器、第一距离发射接收器、马达控制模块、转向马达和移动马达;所述活动载体上设置有摄像终端;拍摄对象上设置有第二RF射频发射接收器、第二距离发射接收器和惯性坐标传感器。本发明有效追踪定位拍摄对象,实现多位机的智能拍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和舞台效果需求等越来越高,多角度、多位机拍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多机位拍摄一般每台摄影机都需要配备一个摄影加一个助理,比如6机位的拍摄就需要配备12个人员同时操作,这造成的不仅仅是人力成本的增加。按照以往的拍摄经验有两种操作方式:第一、摄影、助理、灯光、录音等至少有近20人要到拍摄现场,若拍摄现场狭小,势必容纳不下那么多人,拍摄质量一定大打折扣。第二种操作方式是架设gopro(运动相机),gopro虽然可以解决人员过多的问题,但是它耗电快,平均每小时都要更换电池,这样拍摄也会不停地被打断,另外gopro是一个固定全景机位,它无法推拉摇移,会造成拍摄景别单一、无法捕捉一些特定的细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位机智能拍摄系统,有效追踪定位拍摄对象,实现多位机的智能拍摄。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位机智能拍摄系统,包括控制台,以及电连接所述控制台的至少一个多位机轨道系统,所述多位机轨道系统包括轨道、活动连接在所述轨道上的多个活动载体、与各所述活动载体一一对应的多个固定载体,其中,
所述固定载体上设置有微处理器、第一RF(Radio Frequency,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射频发射接收器、第一距离发射接收器、马达控制模块、转向马达和移动马达;
所述活动载体上设置有摄像终端;
拍摄对象上设置有第二RF射频发射接收器、第二距离发射接收器和惯性坐标传感器;
所述惯性坐标传感器采集拍摄对象的位置信息,并传递给所述第二RF射频发射接收器;
所述第一RF射频发射接收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二RF射频发射接收器的信号源方向信号和位置信息,并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第一距离发射接收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距离发射接收器的距离信号,并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的位置信息、信号源方向信号和距离信号,进行运算分析,得到拍摄对象与固定载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角度,并将相对位置和相对角度转化为相应的驱动信号发送给所述马达控制模块;或者,所述微处理器直接将所述控制台输出的控制信号转化为驱动信号发送给所述马达控制模块;
所述马达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驱动信号分别驱动所述转向马达和所述移动马达;
所述转向马达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载体转动;
所述移动马达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载体来回移动;
所述摄像终端拍摄的影像信息通过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给所述控制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距离发射接收器和所述第二距离发射接收器为光源发射接收器,两个光源发射接收器之间利用光信号传递得到距离信号。
优选的,所述第一距离发射接收器和所述第二距离发射接收器为超声波发射接收器,两个超声波发射接收器之间利用超声波信号传递得到距离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集将来传媒(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云集将来传媒(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7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屈体角度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