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滤池冲洗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6877.9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7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锋;曾昊;王欢;佘家申;邱新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迪智能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赵白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池冲洗 滤料 人机接口单元 滤池反冲洗 控制系统 控制指令 滤池 检测 无人工操作 报警单元 操作单元 冲洗水泵 单元接收 分析数据 监测系统 检测数据 连接过程 实时检测 自动检测 智能 吸力泵 比对 发送 堵塞 驱动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滤池冲洗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连接PLC控制器的检测单元、人机接口单元及执行单元,PLC控制器通过人机接口单元连接过程监测系统、报警单元和第一操作单元;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滤池的液位数值和/或压力数值并发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滤池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生成分析数据及控制指令;执行单元接收PLC控制器的控制指令驱动冲洗水泵和/或吸力泵进行滤池冲洗。在无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可实现完全自动检测滤料堵塞状况,并根据滤料状况及时地对滤池反冲洗操作,大大提高了其对滤料料况检测的精确性和对滤池反冲洗的及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池智能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池反冲洗的智能滤池冲洗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中采用滤池的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质,特别是去除生化处理及混凝沉淀不能去除的一些细小悬浮颗粒及胶体物质。这样滤料在使用中本身会吸附大量杂质,对于这部分杂质如果不及时清理,不仅会降低了过滤效果,甚至会造成堵塞,以至出水不畅。因此对滤料进行定时冲洗是保证生产的必要工序之一,以往对滤料的冲洗靠人手动操作,人力成本高且效率低下。
目前,大多的滤池反冲洗过程需要通过一定压力的水进行杂质的清洗,造成了用水的二次污染和浪费。且有多数的滤池内都没有设置机旁操作箱,反冲洗的所有设备的操作都要通过中控室来完成,无法完成机旁操作;且反冲洗只能在上位机上进行操作,整个过程无法再现场进行操作的同时观察反冲洗的状态及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滤池冲洗控制系统。主要利用检测技术和PLC技术实现滤池自动反冲洗,通过对滤料冲洗采用自动化控制,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大大提高水质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1.智能滤池冲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和连接PLC 控制器的检测单元、人机接口单元及执行单元,PLC控制器通过人机接口单元连接过程监测系统、报警单元和第一操作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滤池的液位数值和/或压力数值并发送至PLC控制器;
所述PLC控制器接收滤池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生成分析数据及控制指令;
所述执行单元接收PLC控制器的控制指令驱动冲洗水泵和/或吸力泵进行滤池冲洗;
所述过程监测系统用于根据滤池实时检测数据进行滤池状态的实时监测;
所述报警单元用于根据滤池实时检测数据进行现场报警和远程报警;
所述第一操作单元用于用户进行数据查询及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滤池在滤料层下部横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设置有隔板支撑板用于三角形的固定支撑;所述隔板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隔板,另一端通过滑轮连接于滤池侧壁;执行单元通过隔板驱动机构驱动隔板支撑板上下移动。
所述PLC控制器通过交换机连接至少一个人机接口单元。
所述PLC控制器还连接第二操作单元,第二操作单元用于现场进行手动操作控制。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液位计和/或压力传感器,所述液位计用于检测滤池内液位,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滤池内滤料层的压力。
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八气动开关阀和一个气动调节阀;所述气动开关阀包括进水阀、出水阀、排水阀、水洗阀、气洗阀、进气阀和/或余气阀;所述气动调节阀用于控制清水进水。
所述冲洗水泵和吸力泵与滤池通过管路连接,在冲洗水泵与滤池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水洗阀;在吸力泵与滤池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气洗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迪智能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迪智能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68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