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锅炉焚烧含生物质的废弃物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6672.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武广富;沈丛奇;黄素华;沈海华;兰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8 | 分类号: | F23G5/08;F23G5/44 |
代理公司: | 31224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粉宝<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4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质 燃煤锅炉 分解 焚烧 炉膛 废弃物 高温气流 空心管道 无害化 资源化 料仓 燃烧生物质 并排布置 出口联箱 给料系统 紧邻布置 进口联箱 冷却系统 辐射热 进料口 垃圾 炉墙 储存 燃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焚烧含生物质的废弃物的方法和系统,它包括用来燃烧生物质的炉膛、用来储存所述生物质的料仓、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分解焚烧平台、冷却系统以及与料仓相连并将所述生物质输送给所述分解焚烧平台的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焚烧平台是由若干空心管道并排布置、进口联箱和出口联箱组成,所述分解焚烧平台与炉墙紧邻布置,沿水平方向向下倾一定角度,在连接处上方布置进料口,生物质由此进入所述空心管道上,依靠炉膛内炽热的辐射热逐步分解、燃烧。本发明可根据利用燃煤锅炉消纳生物质,不仅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同时还利用燃煤锅炉高温气流充分分解二噁英,实现废弃物无害化。本发明可根据利用燃煤锅炉消纳生物质,不仅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同时还利用燃煤锅炉高温气流充分分解二噁英,实现废弃物无害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焚烧生物质的方法和系统,尤其是涉及含生物质的废弃物直接进入煤粉锅炉燃烧分解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城市垃圾(废弃物)包括可燃烧的含生物质的废弃物资源,其中生物质的资源主要包括农林作物废弃物、水生藻类、有机废弃物(厨房垃圾)、动物粪便等。由于人口众多,所以资源储量十分丰富。而目前城市废弃物利用技术一般包括(1)制成成型固体燃料用于发电、(2)制成乙醇燃料、(3)气化成燃气发电、(4)裂解制油等。
其中,上述技术(1)对含生物质的废弃物的品质要求较高,一般要求质地均匀、水分较少、发热量较高,成型的燃料方便运输和再利用,但成本较高且燃料化比例较低,工程化应用经济性极差;技术(2)一般适用于农林作物,原料要求严格,关键技术难突破,成产成本居高不下;技术(3)技术相对成熟,但规模很小,稳定运行、焦油清除和气体净化等技术需要提高;技术(4)要求含生物质的废弃物的水分极少,原料要求严格,技术处于起步阶段。
上述技术虽然在研究试验上进行了大量工作,但受制于原料要求苛刻、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技术不成熟等因素,能够大规模稳定运行的工业化设施极少,难以完全实现含生物质的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导致含生物质的废弃物能开发和利用进展缓慢。
目前,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焚烧来处理上述城市垃圾,这就需要专门的焚烧炉,而且为了去除有毒物质,例如二噁英等有害气体,焚烧的温度需要较高。但是,这要专门建立专门的焚烧炉(焚烧室),投资成本较高。现有的垃圾焚烧室需要专门建造垃圾焚烧炉,一般采用低温焚烧,例如公开号为CN10696936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焚烧炉,它在炉体内依次设置第一炉排和第二炉排,驱动器连接第一炉排和第二炉排,在第一炉排和第二炉排下端均设置通风室,在通风室内设置通风器;在炉体另一侧设置出渣管道,出渣管道一侧连接第二炉排,在出渣管道另一侧下端设置收集箱;在炉体上端设置排气口,在排气口内设置一级制冷器;在排气口与炉体连接处设置纳米吸附层。在进料仓内将垃圾进行搅拌粉碎、烘干,提高燃烧效果,通过第一炉排和第二炉排能够保证粉碎后的垃圾燃烧充分,并通过收集箱对料渣进行收集,保护环境。通过纳米吸附层对产生的热气进行吸附,并通过一级制冷器进行制冷,并通过排气口排出,保护环境。这种焚烧炉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要排除,需要在烟道设置专门的装置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有害气体。如果高温燃烧,也需要辅助加注燃料。
另外,为了充分节约能源,也有一种利用垃圾燃烧发电的焚烧锅炉,目前,利用垃圾发电已经很普及,但是,由于缺少高温燃烧,去除有毒物质,例如二噁英等有害气体,效果很差,而且燃烧垃圾时需要另外的助燃剂提供装置提供助燃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6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