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张预应力分段拼装预制双T板结构及拼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3329.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管东芝;郭正兴;刘家彬;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2/06 | 分类号: | E04C2/06;E04C2/30;E04C2/38;E04C5/08;E04C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祁文彦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分段 拼装 预制 板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张预应力分段拼装预制双T板结构及拼装方法,分段拼装预制双T板两端的梁横截面处预制有横端板,预制双T板一端的横端板及板端面上开设有剪力键;分段拼装预制双T板沿纵向方向在垂直于板的梁上留设用于安装后张预应力筋的预应力筋孔道。本发明创造性地采用预应力压接技术,在双T板两端设置的横隔板上沿截面高度间隔布置直孔道,穿插并张拉锚固短预应力筋,最后再穿插通长布置的曲线型预应力筋并张拉,将相邻两双T板节段使用预应力压接在一起,预应力的存在保障了结构在拼接处的整体性,有效地克服了预制节段拼装可能出现的拼缝开裂、结构受力不连续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张预应力分段拼装预制双T板结构及拼装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双T板结构是一种板、梁结合的预制混凝土承载构件,是建筑工业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在传统预制楼板的基础上,沿板纵向布置两道通长的混凝土梁,截面形状类似于圆周率符号π,跨度一般在9m至24m之间。这种独特的截面形式,给予双T板结构极大的截面惯性矩,使得双T板能够胜任大跨度大空间结构中对于长跨的要求,经济性较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传统做法中的双T板的体型与重量十分巨大,对工厂制作、运输和现场吊装提
出了较高的要求。过长的双T板往往难以运输与吊装,增加了双T板建造的成本,提高了技术难度,使得双T板的应用优势并不明显。
传统双T板底部预应力筋为先张法预应力筋,一般呈直线型布置,针对竖向均布荷
载,预应力利用程度相对于曲线型预应力筋而言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上述传统双T板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生产、运
输、安装的后张预应力分段拼装预制双T板结构及拼装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后张预应力分段拼装预制双T板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板和垂直于板的梁,预制双T板两端的梁横截面处预制有横端板,横端板与梁预制成一体结构,横端板自上而下开设有多组直孔道一,每组包括至少两个直孔道一,两个直孔道一分别位于梁的两侧;预制双T板其中一端的横端板及板端面上开设有剪力键;所述预制双T板两端的梁处开设有用于安装后张预应力筋的预留预应力筋孔道;预应力筋孔道形状根据拼装后整体双T板的预应力筋孔道形状分段设置。
优选地,剪力键为凹凸型结构,凹槽与凸起均为梯形。
优选地,在所述短预应力筋采用高强钢筋或高强螺栓,成直线状。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后张预应力分段拼装预制双T板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双T板节段,两端梁处均预制横端板,其中一端的板、梁拼接处加工出剪力
键,并在剪力键上加工出直孔道一和预应力筋孔道;预制双T板节段沿纵向方向在垂直于板
的梁上留设用于安装后张预应力筋的预应力筋孔道;
步骤二,将预制好的倒T梁吊装至预制双T板节段安装位置的一端,预制双T板节段安装
位置的另一端搭设支撑架;
步骤三,将待拼装的预制双T板节段吊装至安装位置,一端搁置在施工现场搭设的支撑
架上,另一端搁置在倒T梁的横梁上;加工有剪力键的横端板端面上涂抹环氧树脂,将待拼接的两端面剪力键匹配咬合,并在对应直孔道一中安装短预应力筋,并在短预应力筋的两端拧设锚固螺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防堵塞物料喷头
- 下一篇:人才招聘面试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