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意外情况防坠落损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3252.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班启沛;胡翔;张书勤;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康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B64D4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意外 情况 坠落 损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意外情况防坠落损毁装置,包括安装在无人机下部的缓冲减震系统和安装在无人机顶部的气浮减速平衡调节系统。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在现有无人机上加装即可,为无人机提供了安全保障,避免无人机意外坠机后做自由落体运动导致无人机毁坏,安全可靠性强,最大限度降低了无人机使用者的经济损失,也保护了坠落砸到地面上人、物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意外情况防坠落损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军事侦察、交通监察、农业喷洒农药、森林火灾预警等领域均出现无人机的身影。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应用因无人机控制者的操控技术不熟练、误操作、气候、飞行环境、电池断电等主客观原因导致的坠机事件时有发生。
当前在无人机防护设备中的降落伞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当无人机低空飞行发生上述坠机主客观条件时因时间及空间问题导致降落伞无法充分展开,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即使有充分的时间及空间条件能够满足降落伞充分展开,但当坠落环境复杂时也不可避免的会给无人机造成损坏,从而给无人机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也会伤及地面的人们、建筑物或其他物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在无人机坠落时降低坠落速度、减轻或避免无人机受损及地面上人或物受伤的无人机意外情况防坠落损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无人机意外情况防坠落损毁装置,包括安装在无人机下部的缓冲减震系统和安装在无人机顶部的气浮减速平衡调节系统;
缓冲减震系统包括底部敞口的方箱,方箱内水平设置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的四周边沿均与方箱的内壁滑动接触,第一滑板的上表面与方箱顶部内壁之间设置有一根第一拉绳和至少两个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与方箱顶部和第一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拉绳处于张紧状态,第一滑板位于方箱内的中部位置;第一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方箱内的第一气囊,方箱顶部内壁设置有高压氦气瓶、控制器和第一电控割绳机构,高压氦气瓶的下端连接有出气管接头,出气管接头上设置有电控阀,出气管接头的出口连接有三通管,第一气囊的顶部连接有向上穿过第一滑板的第一进气管接头,第一进气管接头上设置有位于第一滑板上方的第一单向阀,三通管的一个出气口与第一进气管接头之间通过第一高压软管连接,控制器上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和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一电控割绳机构位于第一拉绳上部一侧,加速度传感器和无线信号接收器均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连接;
气浮减速平衡调节系统包括顶部敞口的圆筒体,圆筒体内水平设置有呈圆盘形的第二滑板,第二滑板的外圆周边沿与圆筒体的内壁滑动接触,第二滑板的下表面与圆筒体底部内壁之间设置有一根第二拉绳和至少两个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与圆筒体底部和第二滑板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第二拉绳处于张紧状态,第二滑板位于圆筒体内的中部位置;第二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圆筒体内的第二气囊,第二气囊的顶部连接有向下穿过第二滑板和圆筒体底部的第二进气管接头,第二进气管接头上设置有位于第二滑板下方的第二单向阀,三通管的另一个出气口与第二进气管接头之间通过第二高压软管连接,圆筒体底部固定设置有邻近第二拉绳的第二电控割绳机构;
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缆分别与电控阀、第一电控割绳机构和第二电控割绳机构连接。
方箱顶部中间部位设置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内设置有安装板,高压氦气瓶、控制器和第一电控割绳机构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下表面;
无人机包括第一起落支架、第二起落支架、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下水平板固定设置在第一起落支架和第二起落支架的顶部,方箱位于第一起落支架和第二起落支架之间,方箱顶部与下水平板下表面接触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紧固连接,下水平板中部通过沉头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下水平板和安装板上开设有穿线孔,控制器的电源线向上通过穿线孔与无人机的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康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康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
- 下一篇:一种三相换相继电器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