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D的双光源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2407.5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华;沈凤祥;严盼平;牛英朋;姜英杰;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特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d 光源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COD的双光源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需氧量(COD)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COD越高,污染越严重,因此,我国将COD作为重点控制的水污染物指标。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以前称为锰法COD,我国新的水质环境标准中,已经把该值称为高锰酸盐指数,用于表征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的COD。传统的高锰酸盐指数测量方法是水样中加入硫酸使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在废水浴中加热反应一定时间,剩余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溶液还原并加入过量,再用高猛酸钾溶液回滴过量草酸钠,通过计算求出高猛酸钾指数数值。这种方法测量结果较为准确,适用于实验室场所。但是,对于在线监测仪器来说,此种方法步骤较为繁琐,涉及到多次添加试剂及滴定,结构装置也比较复杂。因而寻找一种步骤简单,装置简便,测量准确的高锰酸盐指数测量方法,用于在线监测仪器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COD的双光源测量装置及方法,其采用的是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朗伯比尔定律,通常情况下测量的是透射光强度,透射光强度的改变与溶液浓度c,透光厚度L有关,K为摩尔吸收系数,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A为吸光度,I0表示参考光强度,It表示透过溶液后的测量光强度。
每组光源都会得到一个信号值和一个参考值,我们处理时先取这两个值的比值,再对比值求对数,这样得到溶液的吸光度,再通过标定,建立吸光度与溶液浓度的线性关系,通过这一关系式求出测量值。同时,如果光源产生变化,我们得到的信号值与参考值也会相应变化,由于求的是这两个值的比值,所以光源变化产生的干扰就会被排除。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COD的双光源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半透半反镜、消解管、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
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相互垂直,分别位于所述半透半反镜的两侧;
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分别与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射光分别入射至半透半反镜,经过半透半反镜后分成能量相等的透射光和反射光;其中,第一发光组件的反射光和第二发光组件的透射光分别入射至第一光探测器表面;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透射光和第二发光组件的反射光经过消解管后再入射至第二光探测器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测量光源和第一凸透镜,所述第一凸透镜接收第一测量光源发出的发散光,并将其准直;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二测量光源和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二凸透镜接收第二测量光源发出的发散光,并将其准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量光源和第二测量光源的波长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量光源的中心波长为535nm;所述第二测量光源的中心波长为450n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量光源和第二测量光源交替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半透半反镜与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的夹角为45°。
进一步地,所述凸透镜为平凸透镜或者双凸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双光源测量装置还包括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光探测器和第二光探测器将接收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后送入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一种COD的双光源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射光交替式分别入射至半透半反镜;
(2)半透半反镜将接收到的入射光后分成能量相等的透射光和反射光;
(3)第一发光组件的反射光和第二发光组件的透射光分别入射至第一光探测器表面;
(4)第一发光组件的透射光和第二发光组件的反射光经过消解管后,再入射至第二光探测器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COD的双光源测量方法,还包括: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后送入信号处理电路,由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比较处理,得出测量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特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特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液样本分析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耐用型光路单一式样气池